大同健康乐园生活交流感悟生活 → 道德经意译[原创]


  共有16283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道德经意译[原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2-29 22:37:58

第十一章    (点此阅读注音)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车辐环抱着一个车毂,毂的轴心是空的,这才有了轮子转动的行车功能。
用水来调和粘土做成陶罐,陶罐里面是空的,这才有了装物的功能。
开凿门窗建成房子,因为房子里面是空的,所以才有了住人的功能。
可见,事物的存在给了我们便利,而这便利功能的产生是因为事物所承载的空无那一面。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2-29 22:42:45

第十二章    (点此阅读注音)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沉迷于眩人景象,使我们眼花缭乱,观察不到事物真相;
沉迷于欢歌缦舞,使我们耳根不净,聆听不到天籁之音;
沉迷于膏粱厚味,使我们胃口败坏,品尝不到清洌甘甜。
沉迷于放纵逐猎,使我们狂躁轻浮,体会不到清净愉悦;
沉迷于稀贵珍宝,使我们品行不端,感受不到心安无疚。

所以有智慧的人,向往温饱安宁而不是声色犬马,
故而摒弃物欲以得心安神逸。

为何译文中加上“沉迷于”三个字呢?原文中并没有哪个字含有这个意思。因为眩人景象、欢歌缦舞、膏梁厚味、放纵逐猎、稀贵珍宝这些本身并不能主动来干扰我们,只有我们自己主观的迷失才会导致后面的后果。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2-29 22:50:56

第十三章    (点此阅读注音)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受到恩宠与受到侮辱,只不过是外在的小小纷扰而已;
而国家社稷可能发生的祸患,则跟自己的身家性命一样重要。

为何认为宠辱只是小纷扰呢?
外界的荣宠,不是我们生命本来的尊贵,所以它是低级的;
得到它或失去它,自然都只是如风拂湖面,涟漪轻起而湖底安然不动,
所以认为宠辱只是小纷扰。

为何认为天下可能发生的祸患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呢?
天下之所以有大的祸患,就因为人们把自己个人的生命利益看得很重;
如果看得不重,又怎么会有这些祸患呢?

所以把天下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尊贵的人,可以把天下的命运寄予他身上;
把天下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的人,可以把天下的命运托付给他。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2-30 16:08:05

第十四章    (点此阅读注音)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用眼睛看不到叫“夷”。
用耳朵听不到叫“希”。
用手把捏不到叫“微”。
夷、希、微这三者没办法用思维去分辨清楚,
因为本来就是混为一体的,是道的不同表现。
道的高层表现并不显得皦洁分明,
道的底层基础也不显得昏暗昧没;
无头无尾、连绵不断,无法述说得清楚它的性状,
稍一分辨却又回到了空无一物、无形无象之中。
这就是无法分辨其形态的性状,
无法捉摸到任何物体的景象,
这就是惚恍。
迎面过去见不到头,
跟随过去见不到尾。
用把握本始状态、寻找根源的这种方式,
才能很好地驾御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
能明白本始知道根源,就是掌握了大道的要领。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2-30 16:22:42

第十五章    (点此阅读注音)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容;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古代那些善于把握天地玄机的有道之士,
他们的道行极为隐晦精妙,能与天地相沟通,
他们的智慧太过深奥而致使一般人无法理解。
因为没有办法理解,只好勉强作这样的形容:
他小心翼翼啊,好像冰冷的冬天趟着水过河;
他踌躇警惕啊,好象防备着四周可能的危险;
他恭敬庄重啊,好象在参加隆重的典礼仪式;
他松泛从容啊,就象冰块在缓缓地融化消散;
他敦厚朴实啊,就象没有加工过的原始材料;
他豁达超脱啊,就象空荡荡的山壑谿谷一样;
他包容一切啊,似乎显得泥沙混杂浑浊不清;
他平淡安详啊,就象汪洋大海一样烟波浩渺;
他飘忽如风啊,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他。
谁能象他们那样,在过于浑浊时安静下来慢慢地得以澄清呢?
谁能象他们那样,在过于寂静时注入动力慢慢地萌发生机呢?
他们仔细养育呵护着这种状态,永远不想让某一方面过分充盈。
因为不过分充盈,
所以能在微观隐蔽层面之中吐故纳新,
源源不断地产生生命力。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1-03 13:53:20

第十六章    (点此阅读注音)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专致于寻找天地的本源而到达了极致的虚空,
守候于自己内心的澄净而达到了纯正的清静;
这时候,我们发现万物平等地兴作变化,
如此就可以很好地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

万般事物,无穷无尽、千变万化,这时候都归止于它们的本性。

能看到万物归止于它们的本性,就是内心的寂然不动,
也就是回归到生命的本初、找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回归到生命的本初,就有了平淡恒常的平常心;
拥有这样的平常心,凡事就明明白白不会迷惑。

不知道保持平常心,
种种虚妄的念头就会不断地涌起,
就会轻举妄动、胡作非为,
最终陷自己于凶险之中。

知道保持平常心就会有很好的包容心,
能很好地包容一切就是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就能全面而不偏颇,
能全面了就与大自然相统一而没有冲突,
与大自然相统一就是“得道”,
得到大道精神了就能长久,
终其一生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1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1-07 18:13:38

第十七章    (点此阅读注音)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高明到极点的教育者,人们不知道他的存在;
低一点的呢,人们觉得他易于亲近,因而对他赞美有加;
再差的,人们畏惧他,对他敬而远之;
最差的,人们看不起他,辱骂他。

浅薄的教育者,对百姓信心不足、不放心,总想方设法要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结果人们互相之间就会越来越不信任,最终对他也失去了信心。
所以最高明的智者,考虑得非常深刻而长远,
他们表现得非常悠闲安逸,从来不会随便说什么。
(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现,但实际上他们在默默地感染着周围的世界。)
周围的老百姓们感觉矛盾越来越少、各方面越来越称心如意了,并不知道这背后的真相,
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嘛!

佛家用“五眼”来形容智慧的不同。

肉眼:看到了事物一时的表面现象;
天眼:看到了事物一时的空间结构;
慧眼:看到了不同空间结构的事物如何随着时间变迁的而发生变化;
法眼:看到了事物随时间变迁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小环境的命运;
佛眼:从时间空间上面全方位看到了事物的本质、问题的根源,而能无形无迹地让环境变得和谐。

“太”,意即“极致”。第八章讲到“上善若水”,指的是“上等的完美”;这一章则是讲“太上之善”了,指的是上等中的极致。老子在这一章里面所讲的“太上”,其实就是佛家里提到的“佛眼”智慧,无形无迹,人们不知道他的存在。

再次一等,备受赞誉的,对应于“法眼”智慧,因为人们能比较清楚地看到他的能力,觉得他有本事,能够真正帮大家解决一点实际的问题。

第三等,人们对其畏惧的,是“慧眼”智慧,因为他说出来的话往往都会兑现,这让人感觉到莫名的敬畏;

而最差劲的、让人看不起的、让人讨厌的教育者,相当于“天眼”智慧,这类人只看到一时的利益,执着于一时的善恶、好坏,看不到更深的根源,他们总在自以为是地想要去教育别人,这样就经常与别人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结果事与愿违,人们就算表面上不与他冲突,背后也会嘲笑他。

处于肉眼层面的呢,则是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老百姓,考虑的都很现实,也就是都比较关心自已一时、一处的命运。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能比较真实地感受到,而至于导致这些现象的背后根源,没有经过一番深入浅出的推敲是无法触及的。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什么这么说呢?庄子所讲的圣人,就是拥有“法眼”“慧眼”“天眼”这些智慧的人,他们从不同深度不彻底地看到了现实问题的根源,因而总是带着过于强烈的欲望去教育别人、统治别人。他们因为看得不全面不长远才会有这些欲望,而他们不同程度上都拥有比一般人强大的能力,所以成为种种社会问题的真正根源。智慧高一点当然好,但如果追逐一时功利、成为“圣人”的欲望不消除,就成为祸根。因此,只有他们的这种功利心死掉了,社会才会安定。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在《黄帝内经》里的这段话,用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来形容四种不同智慧的人,也正对应于这一章里的四种不同层次的教育者。传说孔子见老子之后,感叹自己只不过地上的走兽,而老子是天上飞的神龙,那就是因为圣人见到了真人。

多数道德经的译文中,都把这一章译为对不同统治者的描述。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政治的统治者,也都扮演着教育者的身份,操纵着国家机器来教育百姓。但这样的翻译,绝大多数的人们会觉得老子所说的离自己太远了,与自已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意或无意地扮演着这几种人的身份,想教育别人,想统治别人:企图让别人的行为言语遂自己的心意,不就是统治吗?

教育的欲望越强,也就越可能遭受到反教育。统治的欲望越强,也就越可能遭受到反统治。当我们面对现实时,感觉到别人的做法让自己非常不满意,费尽心机想去做点什么的时候,不妨多回味一下老子的这句话: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1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8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1-07 20:44:55

第十八章    (点此阅读注音)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天地的精神被人们迷失了,才会有对仁义礼信的津津乐道;
天然的智慧被人们遗弃了,才会有对人为浮华的趋之若骛;
亲人间真正的感情消失了,才会有对孝悌慈爱的赞美倡议;
国家政治混乱、百姓困顿,才会有对忠臣义士的如潮盛誉。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教育者,不讲仁义、不加粉饰,这样人间才可能会一片祥和。)

现在是一个强调法治、追求时尚的时代。繁荣的表面,其实正是深层里互相缺乏信任感的表现。这一章其实是再一次地强调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句话。

对大道、对智慧信心不足,对别人信心不足,所以往具体有形的事物上去寻求寄托,法律越来越详尽、道理越辩越细致,这将是世人所幸,抑或是不幸呢?

网络发达了,人们自由了,想说什么都可以尽情地倾诉,越说越觉得自已有道理,而以“白痴”“弱智”等词来辱骂他人;科学发达了,人们逻辑学得好了,于是有了“反伪斗士”与“反反伪斗士”之间无休止的唇舌之战--最近双方代表人物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中,矛盾剧烈到了拉拉扯扯动手动脚的地步了,就如第三十八章说的“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1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1-08 00:55:55

第十九章    (点此阅读注音)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断绝对贤人志士的宣扬,抛弃对智巧谋虑的鼓吹,人民将会获得百倍的好处;
断绝对仁慈厚爱的宣扬,抛弃对恩情道义的鼓吹,人民将重新回到孝慈本性;
断绝对奇巧技艺的宣扬,抛弃对物质利益的鼓吹,强盗小偷将慢慢地消失掉。
过分强调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作为表面形式的好处,
人们就会越来越不满足,社会就越来越动荡不安。
所以要让人们心灵的眼光放到这上面来:
让他们眼光关注人们的本善之性,让他们心中不忘生命的清澈源头,
这样他们的私心欲望就会越来越少。
削除后天灌输到自己脑子里的人为“学问见识”,则大家就会回归到本来的纯朴,就会无忧无虑,天灾人祸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素:未经染色的丝绸;朴:未经凿削的木料。
素与朴,用来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

人心本净,我们不去发现却非要努力学习仁义礼智信;
生命本清,我们不去显现却非要努力装饰美好的外表。
这是头上安头、画蛇添足,结果给自己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所以老子针对前两章讲的由“信不足”而导致的社会问题,开出了一针见血的药方:绝学无忧。放弃对外表文饰的追逐,返回到对本来面目的寻求,问题自然没有了。

这一点,佛道两家不谋而合。佛家有句话: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害怕不好的结果,菩萨则害怕自己造下不好的因缘。众生都把心思全用在对结果的装饰上面,菩萨则一心一意把功夫放在根源的养育上面。不断绝对“不好结果”的逃避,不断绝对“美好结果”的追逐,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种子的培育上面,这样自然结果越来越麻烦。

所以,要“绝学”,才可能“无忧”。圣智、仁义、巧利是结果,而人的本善之性才是根源。人性本善,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都是些乱糟糟的现象呢?这就是因为本善之性被后天智巧之学给包裹住而导致迷失。所以佛家修炼者,要粉碎这生命的外壳,找到人人皆有的、具无上智慧的“佛性”。舍不得后天这些为人们所推崇的“学问见识”,佛性是不可能无碍地显现出来的。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1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20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01-08 14:34:54

第二十章    (点此阅读注音)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恭敬与不屑,相差有多远呢?
友善与恶毒,相差又多远呢?
人们总是觉得:别人所在乎的,我不能不在乎呀。
真是荒唐啊,可这样的想法自古及今却绵绵不绝。
人们兴高采烈,就象在享用豪华的宴席,就象春天登上高处观赏美景。
我却平平淡淡地,从外表看不出什么表现来:
傻乎乎地,就象还不会笑的婴儿;
茫茫然地,就象不知道何去何从。
别人拥有很多财产,而我却如同死了般一无所有。
我的心,就象愚痴的人一样啊
!
人们都显得明明白白,而我却显得糊里糊涂;
人们都显得明察秋毫,而我却显得闭塞无知;
人们都显得很有本事,而我却显得愚顽浅薄。
我的想法与别人大不一样,因为我所重视的是养育生命的根本。

 

别人对自己是恭敬还是不屑,别人对自己是友善还是恶毒,这本来只是表面现象,不是事物的究竟,可对世人来说却是非常敏感的事情。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的,往往不过是想得到别人的一点肯定。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别人在乎的事情我不能不在乎啊!这好象理所当然,很少有人会认真去推敲一下,为什么别人在乎的我不能不在乎呢?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誉,我们从来不顾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在外表上机关算尽去装扮自己。老子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只因为他自尊自爱。佛家参禅的人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是谁?自古及今,又有几个人明白呢?当我们脑子里不断地盘旋着种种是非、得失时,根本不可能感受到自己的真实需要。

 

道德经五千言其实是别人跟据他的话整理成章节而出的,并非老子自己动笔写作而成,以老子的无为心态,根本不会动笔去著书立说。甚至《道德经》这个书名,也是后来才加上的,本来连名字都没有。老子这段话说得其实有些无奈。他因为知道人们听不懂他说的话而不愿意多费口舌,但别人向他请教了,他又不得不尽力来说一说。为什么人们无法听明白他的话呢?因为世人普遍都追求浮华表象,而他追求的却是生命本源的养育,不同的根本目的导致他与大多数人处于根本不同的世界里面。他能明白自己的真实需要所以显得很淡泊,他也能明白别人为什么在表象上纠缠不休,可在表象上纠缠的人们只能通过表象来尝试读懂他的内心,这样从一开始就已经背离了他真实想法,所以在另一章里他说“不笑不足为道”,他知道他认为恭敬与不屑、友善与恶毒没有什么差别,这必然要引来很多“聪明人”的耻笑。

 

同样的无奈,也发生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身上。这位古印度净饭国王子在放弃帝王之位,经过数年的苦苦追寻之后,终于在菩提树下豁然开朗,明白了世间诸事的来龙去脉。这本是他应该觉得非常高兴的事,他放弃个人的享受,吃这么多的苦,目的只为了找到能帮助那些苦难者离苦得乐的办法。但当他自己大彻大悟、看到了这些痛苦的根源所在之后,却颓然若失,因为他还明白了一件事:他在那个世界里,又如何让这个世界的人们听得懂他说的话呢?不为人所耻笑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他差点就此涅槃而去。

 

也只有孔子那个水平的人,才能意识到老子内心蕴藏着无价之宝。孔子见老子之后,慢慢明白了自己原来努力去做的那些工作,其实是徒劳无益的,最终他于七十多岁的时候也感悟到了大道本源。但受过孔子教育的人们比较能明白的却是年轻时的孔子,所以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人们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竟然数千年不衰。有为之道长盛不衰,中国自然一步步走向没落。饱经苦难的中国,虽然身体上已经千疮百孔,炎黄文化的根却是不会烂的。是真金自然不怕火炼,痛后反思的人越来越多了,物极必反,这根自然会慢慢重新萌发生机。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2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总数 19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