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事件中的虚云老和尚
先是三月初一日。将师别移禁一室。门封窗闭。绝其饮食。大小便利。不许外出。日夜一灯黯然。有如地狱。至初三日。有大汉十人入室。逼师交出黄金白银。及枪械。师言无有。竟施毒打。先用木棒。继用铁棍。打至头面血流。肋骨折断。随打随问。师即趺坐入定。金木交下。扑扑有声。师闭目不视。闭口不语。作入定状。是日连打四次。掷之扑地。视其危殆。以为死矣。呼啸而出。监守亦去。侍者俟夜后。扶师坐于榻上。初五日彼等闻师未死。又复入室。视老人端坐入定如故。益怒。以大木棍殴之。拖下地。十余众以革履蹴踏之。五窍流血。倒卧地上。以为必死无疑矣。又呼啸而去。入夜。侍者复抱师坐榻上。端坐如故。初十日晨。师渐渐作吉祥卧下。如佛涅盘像。 经一昼夜。全无动静。侍者以灯草试鼻孔。亦不动摇。意圆寂矣。惟体尚温。颜色怡然。侍者二人守之。至十一日晨。 即四月十六日。师微呻吟。旋扶之起坐。侍者告以入定及卧睡时间。师徐语侍者法云等。神游兜率听法事。 见一八一及一八二页。夫甚深禅定境界。苦乐俱捐。昔憨山紫柏受严刑时。亦同此境。此非未证悟者所能代说也。
经此数日。行凶各人目睹师行奇特。疑畏渐生。互相耳语。有似头目者。问僧曰。“为甚么老家伙打不死的。”答曰。“老和尚为众生受苦。为你们消灾。打不死的。久后自知。”其人悚然。从此不敢复向师施楚毒。惟事情扩大至此。所图未获。更恐泄漏风声。故仍围困。及侦查搜检。对各僧人。不准说话。不准外出。即饮食亦受监视限制。如是者又月余。时师所受楚毒。伤痕并发。病势日增。目不能视。耳益重听。弟子虑有意外。促师口述生平事略。随录为自述年谱草稿。正此时也。
1951年2月,公安局派遣百余军警包围广东曲江云门寺,以该寺隐匿革命分子、窝藏军械及金银为由,拘禁残杀僧人,非法占领寺内,毁坏大殿屋瓦及佛祖金像、法器,并将监院明空及职事僧惟心、悟慧、真空、惟章等二十六名僧人逮捕,酷刑逼供,有被打致死与折断手臂者。又囚禁虚云老和尚,并搜去其毕生珍贵著述。当时云老年已一百一十二岁,然仍遭受长久毒打,并断绝饮食。事变起于农历二月二十四日,至五月二十三日始告平息。
事后,云老口述事变之始末,由弟子笔录,并秘密书写于“诸经日诵”之内页里层(线装书之内层),后由香港辗转送回国内,自由世界始知此一迫害宗教之事件。该书现藏于国立历史博物馆。 ——《虚云老和尚法汇》
身陷囹圄 神游兜率
公元一九五一年春,虚云和尚一百一十二岁,拟在云门山大觉寺开坛传戒,适值全国展开“镇反”(镇压反革命)运动。全寺僧人一百二十余人,于四月八日被当地乳源县军警包围,将虚云和尚拘禁于方丈室内,门封窗闭,绝其饮食,大小便均不许外出,迫令交出黄金、白银、枪械。虚云答以“无有”,竟遭毒打,打得头面流血,肋骨折断,老和尚阖目不视,闭口不语,作趺坐入定状,连续四次遭毒打,军警将他从榻上推倒在地,以为已死,乃呼啸而去。入夜后,侍者入室探视,见老人倒于血泊中,乃扶其坐于榻上,并侍候汤药。次日,那伙人见其未死,又予毒打,至四月十五日,老人渐渐倒下,作吉祥卧(如佛涅盘像),经一昼夜,全无静动。侍者以手试其鼻孔,气息全无,手脉亦停,以为老人已死,唯体温尚正常,面色亦平静。次日早晨,忽听老和尚微微呻吟,并睁开眼睛。侍者见师还活着,十分惊喜,立即扶师起坐,并告以入定已八日整。老和尚答道:“我觉才数分钟而已。”令侍者法云“速执笔为我记录”,乃从容叙说神游兜率天事。
虚云老和尚以一百一十二岁高龄,受此等酷刑,死而复生,仍能入定神游兜率天,足见其禅悟境界之高深。云门事变后,虚云曾撰一联,以抒感想: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虚云老和尚现已在兜率净土弥勒菩萨身边,弥勒成佛,大师重来,龙华三会,究竟成佛。
述兜率之境 示弥勒之偈
三月初三日,师病重时,即趺坐入定,闭目不视,不言不食,不饮水。惟侍者法云、宽纯,日夜侍之。端坐历九日。十一日早,渐倒下,作吉祥卧。侍者以灯草试鼻官,气已绝矣。诊左右手脉,亦已停矣。惟颜色如常,体尚温。 十二日早,微闻呻吟,旋开目。侍者告以时间。师曰:“我觉才数分钟耳。”语侍者法云曰:“速执笔,为我记之。勿轻与人说,启疑谤也。”师从容言曰:
“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有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歧山恒志公。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曰:‘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 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 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 麻绳蜗角 疑成弓影 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 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 镜鉴森罗 空花凡圣 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 梦境斯作 劫业当头 警惕普觉
苦海慈航 毋生退却 莲开泥水 端坐佛陀
“以下还有多句。记不清了。尚另有开示。今不说。”
——《虚云和尚年谱》·民国四十年,辛卯,师一百一十二岁,春戒期中,云门事变
事前在港知有难,从容回寺宁舍生
溯己丑岁夏,虚师应方氏请,自云门来香港。一日,访岑学吕于友人家。谈次,岑语师曰:“世变至此,我将安适?”师沉吟顾视曰:“学道人,随处都是家乡,放下便是道场。居士安心罢。”岑旋又语师曰:“内地寺院,难免不安。师何不暂留香港,弘法利生。”师曰:“弘法自有其人。至于我本人,似另有一种责任。以我个人言,去住本无所容心。惟内地寺院庵堂,现正杌陧不安。我倘留港,则内地数万僧尼,少一人为之联系护持,恐艰苦益甚。于我心有不安也。我必须回去。”岑无语。师遂回云门。(赞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宁可舍身命,佑护诸众生。)——《虚云和尚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