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不准原则,连科学界的量子微观世界里,观测者的观测都会影响被观测者的轨迹,不就是庄周梦蝶的实证么?当然,量子力学也还没研究透彻,上面讲的测不准原则也是个人理解。
…………
我讲的测不准原理也只是自己的理解,其中没透彻的地方就是观察工具。科学实证试图找到影响力比量子世界还要小的观测工具,试图不扰动量子世界的被观测实验对象。
你看这一点,有没有一点像道家的无为追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各家修行,都有一个“观”。
无私无为,就是为了不影响“观测”效果;佛家的去我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是为了最后的“观测”实相;就是儒家的“克己复礼”,个人理解,克己也是去我执,复是观复,礼却不是周礼,而是万物的本来面目,还是用“复归其根”为好。
“齐物论”为何要追求齐物,物我两忘,坐忘,才能感知哪怕是“梦蝶的世界”,与他人他物相齐。
扯远了。。。用现代话说就是同理心,理解万岁,才有解决争端的基础吧。其中确实涉及到我执等潜意识中的恐惧,仇恨,怨气等等。
…………
还有一个是“极限”的概念,个人觉得“无为”“无我”是一个数学上的“极限”概念,无限去靠近这个值,而且每个人的“值”还不同,不能要求个个都“无为”成和尚成活死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也许这就是儒家圣人之治,西方普世价值和佛家成佛体系的困境吧。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以下是引用耘耘在2015-09-12 01:35:16的发言:
关键词:大同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好牛掰!
《午夜阿布》里面也提起过。
搬运一下:
----
量子论只是涉及到了一个随机性的概念~~这证明的~~只是人类无法准确的获知微观粒子的数据~~因为当人类在观测微观粒子的时候~会因为自己观测的本身~~而影响观测的结果~~那么这个理论你们管它叫测不准原理~~你在查阅的时候没有看到吗
我回他~~好像没有~~什么是测不准原理
他回我~~就是当人类在观测微观粒子的时候~~因为观测需要用到光~可一旦~光~参与到了观测当中~就会影响到微观粒子的活动~于是~人类便无法确定那些微观粒子的所有数值~
那么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就导致了人类在观测微观粒子时~这些粒子出现了随机性的概念~~所以~原本的经典力学规律~才会在微观粒子活动的领域没有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