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南园林、水乡一直有种莫名的情愫。只是一瞥那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长廊的画面,就会令我心驰神往。听到婉约如江南的曲子,心绪也每每如琴弦一般被拨动。暗暗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去那看看。这种情结就仿似曾经的约定一般,牵扯着我。但这么些年来,我基本都懒得动,很少主动想要去哪里游山玩水,心啊沉静得和湖底的水一样,波澜不惊。虽然有这份情牵挂着,也一直未能成行。直到去年秋天,以一种戏剧化的安排,把我带到了魂牵梦系的江南园林水乡。
首先是去了苏州拙政园。依旧的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惊诧的不是她的景色如何精致,如何步步一景,而是她总把我带到,那不可思议的岁月,不可思议的时空,默然沉思,心绪潮然。。。。。。却又无可思。空空如也吗,好像也不是。她会把我从这浮躁的世界脱离开,剩下平静如水的心,周遭的一切仿佛定格了一般,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轻飘飘的,如梦如幻,一片清凉。走在青石板上,身心的清净让我感觉不到一丝疲劳,很是放松。知道是开心的,但不是那种浮躁的高兴,兴奋感,而是沉静的,无法描述的亲近感。那一刻,应该是和那片园林浑然一体了吧。感受她的沉静美,感受她的历史,感受她的故事,感受她的一切。。。。。
第二天去了寒山寺和虎丘。寒山寺因了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而闻名,也因了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而厚重。虽然地处市区寺院地盘不大而稍显促狭,但其厚重的气息依然不减。
虎丘的秋色果真非同凡响。进门两排高高的银杏树一袭金黄,地上也满是金黄的银杏叶。阵阵秋风吹起,就如泛起串串相思。
离开苏州,来到周庄。周庄的游客很多,一大早就会有熙熙攘攘的游客穿过那狭窄的青石巷道,来一睹她的芳颜。甚至在晚上8点过后还会有旅行团进周庄。我到周庄时已经天黑了。找了住下的地方,信步出门去。喜欢这种不用算计着时间的游玩方式,人少可以非常自由安排,想待多久待多久。而跟着旅行团却需要严格的时间控制,哪里有时间去沉下心细细感受呢。庆幸不是跟随旅游团来的。人渐渐少了,溜达的大多是和我一样,宿在周庄的游客。深秋的夜晚,风裹着些凉意,透过单薄的衣衫,不禁让人打了个寒战。放松身心,渐渐不再感到冷了。夜间的周庄,沉静,端庄,幽静。小河两侧的房子,挂着红红的灯笼。两侧的树叶在灯光的照射下,露着几分幽幽的绿。自在而不张扬。我喜欢这样的夜色。找一处河边扶栏处,停了下来,静静地望着水面。这份幽静抓住了我的心,一头钻进柔柔的河波里,在里面游弋。如果可以,我愿意留下我的心,变成河里的一条小鱼,与那小桥流水人家相伴。我懂了,我找到了,原来她要告诉我,我曾是她的一部分,总有丝丝挂牵,不忍割舍。我有如何割舍得下呢,这里曾有我的足迹,曾留下了我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柔情。。。。。。我甚至笃信一定有前世,我的前世一定与这里有莫大的牵连。感受是那么真切,那么深深的痛和不舍。既然割舍不了,那就留下吧,留下心,让生命彼此相融,从此没有了离别和挂牵,幸福和谐相扶相携在一起吧。回过神来,发现泪水不知何时悄悄落下,湿润了双眼。
清晨,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周庄经一晚上的静修,又张开双臂,笑迎四方来客了。狭窄巷道的两侧的房子,有各种丝绸类的物品出售,还有各种各种的挂件。。。。。。有人说周庄商业气氛太浓,令人感觉不怎么好。我倒觉得周庄就如一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处子,怎么我都喜欢。喜欢那些漂亮的丝巾,带流苏的挂件,还有各种腕饰。。。。。。一路逛来,一路购物,欣喜的心情丝毫不减,自由得想要飞的心呼之欲出。在周庄吃饭也很方便,走到哪,想吃的时候就是选择了,都挺好。走到哪,觉得累了,想放行李了,那就是住的选择了,还是好。
下午坐船游览。一眼望去,能看到斑驳的墙壁,写满了水乡的沧桑,记录着水乡的故事,沉淀着水乡的历史。行走于间,名利浮躁都如浮云了去。如饮一杯陈年老茶,甘醇舒心,忘了自己。
又过了一晚,该离开了。走了人,却留下了心,似乎没感觉到不舍和离愁别绪。平静地,满足的,不留遗憾的离开了那个曾经无数次牵绕的梦里水乡。
这一次自行出游,收获不小。让我领悟到,了夙愿其实不用去远方,咫尺天涯,都在心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9-26 23:29:2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