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力以因果为基础,但是业力把因和果连起来的时候,中间有一个媒介,那就是人怨恨和愁苦的情绪。这似乎是一种必然,一个因产生了业力,造成了一个恶劣的处境,人在其中自然会生怨恨和愁苦之情。这种情绪就和业力交织在一起,创造出那个与起因相对应的结果。正是人类不懈的探索,发现了这个媒介,并提出了不昧因果的主张,修行才有了意义。
修行者在别人怨恨或发愁的情况下,选择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文学家写的,名字记不得了。在他笔下,长征途中的战士们露宿在山野,头枕大地,眼望漫天星光的夜空。作者用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己所听,所见,所感,读者也被作者当时的乐观精神所感动,变得神往起来,合书良久才意识到,作者是在长征途中啊,那是怎样的险恶与艰苦啊。但是作者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仅随着革命的队伍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且还为后人留下如此优美的文字,使那个行军夜晚的星光永远照亮后人的心灵。另一个常常鼓舞我的例子是革命者们放弃延安的战例,有个电视剧在描述这个事件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一种前进叫撤退,有一种获得叫放弃。正是这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中国人民迎来了站起来的一天。美国从它站起来的那天起,就有一个自由女神向全世界发出自由之光,而在东方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中国人从前辈那里继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谁是真正的革命者?修行者就是改革自己命运的人,因而就是真正的革命者。
福报以感恩和乐观的信念为途径,有了感恩之心和乐观的信念,一分福报就变成两分。业力以怨恨和发愁为媒介,替代这些情绪,一分业力就减为半分。结果就有了起色,并能为美好的未来创造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