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催眠术中也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催眠师如果因为慈善而不对客户收取费用,或者仅仅收取很少的费用,那么即使他的技术再精湛,也将不会其作用。在智能气功的捧气贯顶法中,庞明先生说,在收气的时候,意念不能轻轻忽忽地动,而要有收着钱的那种动心的感觉。同时,庞明先生强调第一念的功效,称临事的第一个念头具有特别大的力量,第一念头过去了,再以后的用意是比不上第一念头的
意念的力量要起作用,无论是用于改造自身,还是改造外物,需要聚集能量,而从心底深处发出的念力具备整体性,有很大的能量。这种整体性的获得,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类似禅定的方式,使得意念单纯专一,另外就是利用人的本能反应,比如人执取之心。这样念头和人的生命活动结合得很紧密,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能量。临事的第一念应该是念头单一和本能反应的结合。
利用人的本能反应来进行设计,从而调控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态,如上面说的两个事例,以迷执妄欲而入道,是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可称为魔门功夫。魔门功夫重要的是外导内应,激发本能反应和特定意念相结合。通过外部压力或者刺激,激发和引导心里内在的念力,因为相对与头脑中虚拟的存在,人们更加执取外界的真实,单纯存于头脑中的作念没有因外界事件影响而生的念头强大有力。
这样利用外界影响从而保证自我念头力量的事例很多。庞明先生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女士功夫练得很好,是练自发功的,功发起来后,一蹦很高,她的师傅就拿着剑和她对打,在攻守之间,那位女士能自动地进行腾挪躲闪,从而导引气机正确流转,这就外在的威胁迫使得统率形气的念头自然的发生了。庄严的公开发誓,这也是利用人求之于外的虚荣心,为了保证这种虚荣,发誓者将会动心起念维护这种誓言,比如我一直无法某戒掉上论坛的瘾,在签名档上一直举着牌牌号称我要戒网而不成功。而在一次和据称PP然而刚烈的坛主姐姐言语冲突后,借势请封一年,立马就戒网成功了。处女的守身,则是身执和名执的结合,所以处女会比非处更加坚贞。戒律也是一样,在意念上破戒和事实上破戒对以后持戒力的影响完全是不一样,对于守戒未破的状态,又称“戒体”,这就是以身执作喻,隐隐点出了关键。所以如何善用本能和外界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当然如果这样定义魔门功夫,则此魔事比比皆是,举手投足任一动念间,几乎无非是魔。师所谓传道,不过以黄叶为金,止小儿啼,生所谓修道,亦是借假修真。唯有明心见性之后,了知心性体用,才能真正自觉自主地从内里用功夫。【此文亦以魔心而生】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根杆秤,这根杆秤权衡着各种价值。
不少广东人在求医治病时,通常都会主动给钱,因为他们认为不给钱是治不好病的,这就是他们潜意识里的杆秤: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其实这种杆秤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但主观能像那些广东人那么想的却并不太多,通常都这么想:如果你治好了我的病,我一定好好酬谢你。这种想法似乎很合理,但因为过不了内心那杆秤,没有付出于是也就没有收获,既然没有收获就更不想付出了,所以通常他们只有到医院去花掉巨额的医药费之后,病情才能有所改善。
明心见性者能突破原来低级杆秤的束缚,以更高级的杆秤来取代之,所以生命会更自由;不能明心见性者,行事则必须符合那根杆秤,否则就会不停地碰壁。要想突破原来那低级的杆秤,他的行为首先就得先通过那根杆秤的鉴定,通不过的话还得继续原来的杆秤束缚。
楼主的网名是什么啊?我怎么只能看到两个半字,后面的看不到了?是不是故意设计出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气势来?
楼主提到:“...称临事的第一个念头具有特别大的力量,第一念头过去了,再以后的用意是比不上第一念头的。"这么说,就明白为什么要修炼内心了。很多获得幸福的基本原则,虽然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是作为第一念头出现在所遇之事面前,可能作用就不大。必须练到这些原则成为条件反射,那样作用就大了。比方说“我遇到的每件事都是为了实现愿望而出现在面前的道路。”这个念头距离成为条件反射,不是人人都那么近。
楼主又谈到要使意念的力量起作用的两种方法。一种类似禅定,另一种是魔门。利用人的本能反应而做的事就是“魔事”吗?那么利用明心和本性所做的事就是“禅事”吗?
齐物先生说“魔与道,只有半步之遥." 那么本能反应与明心本性有什么区别呢?
汗,我的网名其实只有两个字,后便的l是注册的时候错误地加上的。说“魔”是我戏说,从武侠小说里搞来的,现在我也不能细致分析清楚了,不必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