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健康乐园大同之道性命双修 → 有些迷茫


  共有1989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有些迷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和谐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34 积分:5181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1-16 19:33:25
有些迷茫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2 20:45:12

前两天在这网站看到一个网友说到,大意是:头脑中"应该"的东西少了,想法越接近现实真实,就越不容易生气。

 

我是一个爱生闷气、易生怨恨的人,我感觉有所触动,到底我头脑中的什么东西没接近现实呢?肯定很多,但哪一样更突出些呢?昨晚忽然想到,可能是我没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完全要靠自己去做,都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别人只是因缘巧合地来帮下忙,没有人有义务一定要帮你做什么,没认识到这个可能是我易产生依赖,易产生怨恨心理,易生闷气的根源吧。这样来考虑问题或许应该也比较容易产生感恩的心理吧。我的人际关系出现些问题是否就是这个原因呢?

 

不过,儿子倒还比较独立,什么都要自己干,但也一样易生气,肯定有部分来自我的原因,看来我还要找找看还有别的根源否。

 

独立性不够,没有自己独立自主的东西,是否也就是自己不够自信的源头呢?这也有可能。或者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已的最终方向,心中摇摆不定,这才不够自信呢?

 

但一定都依靠自己,是否容易割裂与周围人的联系,是否对信赖别人有妨碍呢?是否不够“省力”呢?想了想,又有些迷茫了。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溪钓韵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53 积分:517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6-10-27 13:47:0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09:02:15

    看到此文时突然想到:自信是什么?独立是什么?似乎在自己拾起一颗平静的心,对世间一切人事物都存在着感恩,无欲无求时,那一切都不重要了!


绿水淙淙小溪边,凝神钓韵一神仙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得一宫主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23 积分:360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14 23:18:4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09:54:01

不是说,现实中的一切都没有错,如果错,肯定是错在自己嘛。靠自己和周围环境和人根本没有冲突啊,别人来帮你,是因为你自己的原因;适应了周围的环境,还是因为自己的提高。信赖别人和信赖自己也不冲突啊,相信自己,才能相信别人,相信别人,更说明你相信自己。如果是别人“影响”了你,“伤害”了你,根源那一定在你了,所以干嘛埋怨别人呢,一切都是你自己弄的。人本来就是独立的,只是自己主观不认为自己独立,而是自己内心矛盾了起来,所以周围许多东西会显得混乱,自己也会混乱。

    还是那句话,现实中的一切都没有错,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提高自己,则一切也都顺了。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17:03:38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独立,也都不独立。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依赖别人,或者觉得自己应该独立,那都是因为你把自己跟别人之间对立了起来,没看到这社会的一体性。如果你看到了,就很自然了,不用那么累,不用那么操心,更不会有怨气、闷气。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和谐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34 积分:5181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1-16 19:33: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4 21:29:51

“社会的一体性”

 

个人在这整体中是个什么作用、什么价值呢?全世界都融合,回到混混沌沌的原始状态会不会更好些?

 

既然是一体的,为什么“根源那一定在你了”?

 

如何才能做到不与别人对立起来?消除分别心?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4 23:37:03

以下是引用和谐在2009-10-14 21:29:51的发言:

“社会的一体性”

 

个人在这整体中是个什么作用、什么价值呢?全世界都融合,回到混混沌沌的原始状态会不会更好些?

 

既然是一体的,为什么“根源那一定在你了”?

 

如何才能做到不与别人对立起来?消除分别心?

 

 

 

个人在整体中,就如一滴水在大海中一样。个人在整体中的作用、价值,体会一滴水之于大海的作用、价值,就知道了。

 

回到原始状态没什么意义,难道我们要否定掉这么长时间来的生命进化?我们可以往前进化到比原始状态更高级的一体化状态。

 

既然是一体的,从自己身上自然就可以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途径。当然,也可以从别人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那样的话,别人如果不听你的话你怎么办?只有你自己能很好地听自己的话。所以,认为根源在自己身上,你才能很有把握地去解决问题。

 

如果你是真心想要过得舒服,你自然不会与别人对立起来。因为与别人对立的结果只有自己的痛苦。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和谐
  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34 积分:5181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1-16 19:33: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5 10:10:22

"别人如果不听你的话你怎么办?只有你自己能很好地听自己的话。所以,认为根源在自己身上,你才能很有把握地去解决问题"。

这句话是不错的,所以,当你有自认为好的建议意见时,别人如果听你的,那是最好的,可逐步进入良性互动,对已对人皆有益;如果两个人的见识等方面差距大了些,相互之间的意见是难以听取的,容易出现各行其事,出现相互隔阂、封闭的状态(本人处于这种状态比较多,闷气怨气或即由此产生);如果认识上的差距更大了,各自的利益有存在严重分歧时,则出现诸多不良的竞争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大家有可能皆认识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也有心达到,但拘于各自认识的差异,不一定能够心想事成,也就是说,如何来实现,这问题比较大,因为往往说的容易,做起来就难,认识到自己缺点容易,想纠正难些。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8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5 10:52:22

不求别人来理解自己,只求自己能更好地理解别人,这样你的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成为外界的傀儡。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和谐
  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34 积分:5181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1-16 19:33: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5 16:05:24

很有道理,谢谢!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和谐
  10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34 积分:5181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1-16 19:33: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5 16:39:21

前几天正好也想到这一问题,有人向我借东西,日久不还,我有点纳闷,这个似乎不是他的风格啊,后来在别人处听到一句话,终于理解了他为何至今不还的道理所在,感叹以已度人之难,当时在博客上写道:应尽力去理解别人为什么这么做的可能、合理的原因,这样自己心理才能平衡些,才不会无谓的破坏彼此的关系。我其实还比较随和,且比较容易产生可怜别人,进而帮助别人,按理说人际关系都要保持很好才对,但是,近年来经常出现一些关系的恶化。后来想想,刚开始大都是别人有意无意的触犯,也就是说按说都是我有理在先;进而是我心理上的扩大化,即便别人进行了道歉,也是耿耿于怀,想不通为何好心也会换来此种的回应。看来确实要在理解别人方面进一步努力,可能症结在于此,我虽感觉到了,但重视不够。性格中的急躁、不宽容心理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6:42:42编辑过]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总数 23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