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话语权”
在警界内部讲话中,王立军多次推介自己的三个思想资源:毛泽东、余秋雨、郎咸平。 他要求大家要多看一看《毛泽东选集》,“总体发展格局都脱离不了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框架”;在为重庆警院授课时,他建议余秋雨的书要多看几本;2010年3月,在“大情报”专题授课讲座上,他要求民警要学习郎咸平,称郎“一榔头砸下去,让很多经济载体、经济学家没有秘密可言”。
王立军最反感的,是律师和媒体。他称,“二十几个律师就搅得执政党用很大的宣传机器来对付”。2010年10月,王在市局党委讲话中提到,称凡媒体攻击重庆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公安机关和民警个人要分别对“歪曲事实”的报社和记者进行起诉,是称“双起”。
《南都周刊》记者获得的重庆市局“双起”舆情处置报告显示,2010年11月15 日,市局宣传处巡查微博和推特时发现北京律师浦志强“借题发挥,热炒‘双起’”。“针对个别别有用心的律师、记者”,重庆市局拟定50个网帖标题,连夜号召全市民警投入“荣誉捍卫战”中。
2010年11月22日,王立军针对“双起”做出批示,称当今中国最大的隐患是“一群混饭事(注:原文如此)的文人,引爆的是律师和媒体,也可能会毁掉政权”。
在“双起”中,司马南发文四论王立军为什么“突遭撕咬”,北大教授孔庆东也曾声援。当年11月26日,王立军对此批示称“近日有人在诽谤孔教授,速组织人增援”。1天后,王再次批示,要求“力挺孔,赞扬孔的国格人格,文人风骨”。
2011年6月14日,司马南向王立军当面提起,他对王的关注缘于“双起”, 因为气不过才写文章声援。王表示,司马南的文章,他每天都看,而且都汇报给了四大班子。
就在这次会面的前一天,重庆市局安排司马南为1800名民警做了名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讲座。
在会谈中,王立军表示“有人把新闻自由当成民主,这是一个误区”。当天在场的除了司马南,还有一清、知名博主司马平邦、网友郭松民、《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刘仰。 2个月前的2011年4月30日,“乌有之乡红色旅行团”在重庆市局受到高规格接待。会谈中郭松民告诉王,“乌有之乡”因为支持除恶打黑,受到很多围攻。王表示,请郭转达对乌有之乡的感谢。
在当天会谈中,司马南还谈到,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取决于该国势力的强弱。王立军也持类似观点。2011年10月22日,他就卡扎菲被击毙的新闻专报做出批示称:
“忘战必危!试想如果‘萨、穆、卡’三人如果不和敌人握手,决不会有今日之悲!做忠臣有时难过,但带着尊严怎样都能过。做奸臣不得好死,死无葬身之地!且出卖民族、国家、信仰、族荣。纵观几百年,美国不仅无历史,而重要的是从无朋友,现在的盟友是历史的交战国,而过去的朋友是当下交战国。”
在批示的结尾,王立军称此事对“中国及中国做人做事是借鉴无穷”。当天, 网安总队和宣传处将其批示抄告全局。
做出该批示三个多月后的2月6日,王潜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