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健康乐园生活交流感悟生活 → [转帖]过度解读央视面孔乃因资讯匮乏


  共有891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帖]过度解读央视面孔乃因资讯匮乏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娲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234 积分:2414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7-07-10 15:45:59
[转帖]过度解读央视面孔乃因资讯匮乏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15 19:58:46

       央视《新闻联播》本周成为新闻主角,一口气推出四位新主播,纵使喉舌未变,俨然耳目一新。根据央视的调查,新人带来收视率的大幅上升,最高达到平时的两倍,年轻观众增加了八成。
  像央视这么大的电视台,又是黄金频道的黄金节目,出现新主播自然会受到广泛关注。不过,毕竟徒有其表,主持风格和节目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就能轻易“创收”如此之高,还是令人感到意外。仔细辨析,与其说是新面孔带来新气象,不如说是节目更新所传递的信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这一消息被认为受到过度解读。《新闻联播》更新被解读成央视的更新标志,央视更新被解读成更高层面的更新气象。于是有人指出,《新闻联播》变脸不是什么国家大事,犯不着大家这么劳神费思。央视有关负责人也出来说,这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希望观众能以平常心看待。从纯理论的角度看,这些说法都十分正确。但是,现实社会中的观众并没有那么简单,长期政治资讯匮乏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了察言观色、以小见大的习惯。
  现实政治中,央视《新闻联播》显然并不仅仅是现代媒体理论中的一家电视台的一档节目而已,它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一样,是执政党最重要的宣传工具,其严肃刻板的形式也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正因为如此,虽然播音员结构老化,风格陈旧,但是央视并没有轻易更换。让现代媒体理论家感到瞠目结舌的是,《新闻联播》更换新主播是从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两会”提交的提案开始的。该政协委员在提案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具有国家新闻发言人的性质,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形象。”他说出了《新闻联播》在大多数国民心目中的真实的功能和形象。
  无论是从国家大事还是自身利益出发,人们都对政治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了解欲。由于资讯并不充分,人们难免对可见的政治符号的风吹草动进行过度解读。在更古老的皇权社会,宫闱之内对老百姓来说只有神秘和猜想,人们甚至通过天象变化来解读政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归于民主的大潮,暗箱操作被视为违规。在理想的现代社会中,掌权者都必须先得到大多数人的选票,为此必须经过一再地向民众阐释其思想、展示其形象的过程,媒体也主动出击,挖掘各种暗角,政治资讯十分充分,人们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剖析各种符号、破解各种密码来获取信息。


天地间恢复了宁静

                  出现五彩云霞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娲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234 积分:2414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7-07-10 15:45: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15 19:59:21

    如今政治透明度已经大大提高,《新闻联播》变脸仍被过度解读,这一方面说明观众还没有走出神秘政治的传统习惯,另一方面也证实政治资讯仍然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当然,“正餐”之外寻“野食”,除了吃不饱的原因,也有可能出于个人癖好。这可以是少数人的权利,但不能让大多数人都被迫“打野”。
  央视一方面享受政治资讯垄断的好处,另一方面也想成为现代媒体中的一员,希望观众和领导都能够以“平常心”看待他们的“正常的工作安排”。这是一种尴尬处境,从眼前看乐得其所,从长远看难以两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央视应该选择市场而不是计划,媒体而不是喉舌。在这个意义上,正如舆论所指出,《新闻联播》变脸来得太晚了,现在也算亡羊补牢。
  至于观众,与其呼吁和盼望央视带来朝气蓬勃的节目,不如用手中的遥控板投票,迫使它屈尊就低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其挖空心思过度解读《新闻联播》变脸的意义,不过直接要求更加充分的政治资讯,过上更好的民主生活


天地间恢复了宁静

                  出现五彩云霞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