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智慧之路的禅道,像是走在剑锋上、踩在冰尖上那样勇迈。又仿佛不走阶梯,从悬崖上放开双手那样的自在,没有一点委屈。
禅是承担,不是避世。
凡是避世冷酷的心,不是禅心。
《指月录》里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位老太婆建了一座茅庵,供养了一位修行人。她常叫少女送饭给和尚,经过二十年,她想看看和尚的功夫如何,于是叫少女送饭的时候抱住和尚说:“正这么时如何?”
少女依言而行,和尚回答说:“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
少女回来把和尚的话告诉老太婆,老太婆很生气的说:“我二十年供养,只得个俗汉!”于是,把和尚赶走,把茅庵也烧了。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多么酷冷呀,禅是要“能杀能夺,能纵能活”,是要“青天白日,明明太空”,是要“绵绵密密,点滴不漏”,是一座百花齐放的园子,而不是开在悬崖的枯木。
雁的影子留在地上,但它并无留踪之意。
水面上映照着一切,但它并无取影之心。
窗前的叶子画着风的形状,却不需用笔。
院子的菊花一瓣瓣的凋落,却依然从容。
雨后山岚缭绕飘浮,反而增加山的青翠。
水里游鱼穿梭旅行,益发感到水的清明。
小心喂路过的鸽子,它不是为你才飞来。
不要惊动花上的蝶,它并非为你而美丽。
午夜的钟声
一声响过一声
黄昏的微风
一阵凉似一阵。。。。
每一个我们在当下体验的真实,都是生命中的一朵鲜花,所以我们要好好开发花园,不要执著一朵花。
慧春禅师,六十岁的时候知道了自己要离开人世,吩咐寺里的僧人在院子堆起木柴,她安详地坐在木柴上,叫人从四面同时点火。
“禅师呀!”一位和尚看着腾起的火焰问道:“那里面热不热?”
“只有愚痴的人才会关心这个问题。”慧春回答,话声甫落,人埋在火焰中,很快化为灰烬了。
伟哉慧春!智慧有如园中的繁花,开放时是多么从容,凋谢又多么的镇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