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前夕,与云南心连心志愿团的几个朋友去了云南寻甸
甸沙乡草海子村小学(苗族),去看望了那里的孩子。
9月28日早上从昆明出发,两小时左右,到达寻甸。在寻甸与另一个朋友会合,后又沿着布满泥泞、颠簸的山路终于到达目的地。
车停下了,一群穿着残旧的孩子正坐在地上玩耍。不远处一道斑驳铁门“挂”在近乎倒塌、矮破土墙上,这就是草海子乡小学, 甚至门口都没挂有学校名字的牌子。
此时正是中午一点半左右,孩子们的课间休息时间。(学校中午12点半开始上课,下午要上四节课)学校里的孩子,几乎都不会说普通话, 老师在教学过程,除了正常授课外还要加入普通话教学,有时上课,先用苗语讲一遍再用普通话讲一遍。
该校有48个学生,两个老师。一至三年级在一间教室,四至五年级在一间教室。(呵呵,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这课怎么上)
孩子们在学校门口玩耍

面对我们的镜头,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及些许恐惧

低年级的孩子在上课

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只有这双破了的鞋

给孩子们带去了衣服、鞋子、文具、月饼、西瓜。发月饼时,好多孩子都不知道为何物

走访学生的家庭,这是全家人住的“床”,找了半天也没找见床铺被子,孩子说“没有床、没被子”

土豆是当地几乎每家每户的经济来源,背着土豆,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去集市上卖,一公斤卖6角,
一家人的年总毛收入不到1000元;土豆后边是小哥俩的床。(相机没电了,后来拍忘了调整时间)

从地里把这男孩找来,当问及为什么不上学的时候,他泪水夺眶而出,说家里没钱,让妹妹上。自己有力气帮父母。

这是家里的全部家当

一家四口睡的床.
后记: 眼前的一幕幕,实在让人震憾.突然间发现自己特别幸福.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帮助他们.
各种扶贫的事例浮现于脑海,我想我们的帮扶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资和金钱的帮助上,
更多的应该是帮助他们发家致富,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接受
一些有限的帮助后,凭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02 01:02:3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