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健康乐园生活交流休闲广场 → 中国人可以活得更好


  共有974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中国人可以活得更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马平川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31 积分:337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1-16 23:05:39
中国人可以活得更好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6 12:26:27

2月3日新民晚报康健园:中医养生:要诀一:顺四时.

据《黄帝内经》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地球上什么地方最合适人的生存?不管是北极还是南极,它有阴就没有阳,有阳就没有阴,半年白天半年黑夜,所以不适合人生存。而温带由于有阴阳交替,使得住在温带的人大脑沟回在涨起来,缩回去的过程中越变越深,所以温带是最适合人生存的。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人就像外面的落叶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而外面呢,又给了它一种阻力。所以中医学讲,春天的脉是弦脉。什么叫弦脉呀?那就是里面的力量要往外走,而外面还没准备好条件,所以你春天的脉一按就是弦脉,跟那个刚发芽的芽尖一样。到了夏天,树叶非常繁茂了,因为所有的营养都从跟部调动起来,集中到枝叶上去了。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外面来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秋风一起,人的血开始从外面向里走。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很多上海人相信吃膏滋药。为什么膏滋是冬天吃而不是夏天吃呢?因为夏天你的气血都跑外面去了,内里是空的,别说吃膏滋药了,就是多吃点涮羊肉都吸收不了。而冬天由于你的气血都藏到里面去了,那时你用点精血有情之品像阿胶呀,熟地呀,吃进去能够运化,这运化是为了明年春天做准备,就像树要冬灌一样。

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其实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养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天热出汗,把你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时身上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我们每到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里是最好的。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的产物由汗排出体外去。而你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体里面做病吗?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你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老开到30多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让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眼很好地闭藏,该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你不得代谢病谁得?

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我不敢安空调,我说最好的是扇子,它可以小大由之。但要是住到高楼上那可不行,因为它没有地气了,那就得用空调。用空调不要怕费电,一定要把窗子打开一点,让它有自然风。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顺四时,就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器官。到春天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为什么?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点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麦饮,为什么?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点生麦饮。

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要用一点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一点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难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以吃些阿胶呀,大枣呀,核桃仁等膏滋药。

顺四时而生,一方面要求我们调整自身的生活,让它顺应四时的规律;另一方面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用些药来按照季节调养身体,这样就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中医养生要诀二:节饮食

我上世纪80年代来过上海,这次来到上海呢,哪儿都不认识了。我们的经济在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代谢性疾病即世界发展最快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黄帝内经》里讲:“膏梁之变,足生大丁。”在中国古代,糖尿病是宫廷及富贵人家最容易得的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呢,大家都这么吃。

“鱼生火,肉生痰”

中国人的饮食是用筷子,原是以钎维食物为主。《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禽为益。禽就是猪肉,羊肉。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60岁以后的老人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还要吃点肉。那就说明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钎维性食物为主的,这是几千年遗传基因的结果。西方医学不是,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吃肉,老吃肉就想喝冰水,因为“鱼生火,肉生痰”,身体里面热太多了就喝冰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变成了好食肉者,老年人还好一点,因为他胃口差了不敢多吃。

很多五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小时候饿着,改革后吃饱了,当了官吃好了,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由于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钎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呀,鸡腿呀,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

代谢缓慢晚上少吃:

我可以这么说,男同志以阳气为主,他的数是偶数,是8。女同志以阴为主,她的数是奇数,是7。《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女同志的顶峰年龄,28岁以前一直往上走,过了28岁就往下走。35岁阳明脉衰,再美的女同志皱纹都开始出来了。男同志以阳气为主,很多女同志说,我们真倒霉,男同志老的慢。因为他们8年转一圈,你是女士7年转一圈,女的28岁相当于男32岁,女同志过了28岁,这时候要注意了,早上中午的饭要吃得好点,晚上的饭要尽量少吃,因为代谢的缓慢主要在晚上。

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田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点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那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老年人尤其如此。

老年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的时候,这当爸妈的都新疼下一代。每天早上,中午吃剩饭,晚上做一大锅。大家吃得都很高兴,可苦了老头和老太太了,晚上若不吃,饿,吃了,撑。我们在临床经常看到,很多老年人一到晚上12时左右,让急救车送来了,为什么?头天晚上一定不是儿子回来了,就是女儿回来了,要不是儿女都回来了,尤其是过节前,这一高兴,于是就做了很多好吃的。老年人阳气已经很弱了,中医说“喜则气散”,这一高兴以后他的心气就散了,晚上吃多了,脾胃的负担加重了。脾胃属土,心属火,心和脾胃之间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如果儿子这儿负担一重,子盗母气,就从母亲那儿借力气,那一借力气,心就嘣嘣跳起来,上医院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要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应该在傍晚五六点钟,做点饭自己先吃,儿女门爱吃什么好的,那归他们自己管。千万不要和他们一起大吃。

谷物首选小米

中年人则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在这儿我想借老子的一句话:“谷神不死。”东方人以其纤维性食物为主。“社稷”的“稷”字是小米之意,社稷,古代的谷神。那么为什么说谷神不死?维持人的生命不仅需要脂肪蛋白质,更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农村有很多孩子吃的没城里孩子好,但是他们吃的都是第二年的种子,是新鲜的谷物,没有陈粮,所以长的很结实。咱们城里人什么都能吃到,但吃的粮食不如农村新鲜,这就是区别。

为什么在所有的五谷里面我们的祖先这么注重小米呢?因为小米在任何贫瘠土地上都能生根繁衍,它的颗粒很小,生命力极强。一碗小米种在地下一大片,一碗大米种在地下一小堆。女同志生完孩子,老人都给她喝小米粥,在生孩子的过程中,正气受到了损伤,所以用小米粥调养,看看我们的八路军伤员靠什么养好的?老大妈的小米粥。小米习性偏温。不要说老玉米豆好,我觉得在食物中,如果小麦,小米,玉米,大米排个队的话,首选应该是小米,然后是小麦或者是大米,最差才是老玉米。为什么?老玉米颗粒太大了,你那一碗放10个,它生命力极弱。

三七可益气统血

如果血脂已经高了,血压血糖也高了,我建议大家吃一点云南的三七粉。在所有的活血药中,只有三七粉活血而不破气。它和人参是同一科属的,一个长在东北,一个长在西南。贫瘠的土地是不长人参的,东北是木气和水气比较重的地方,肥厚湿润的土地其性属阴,长出来的人参是三枝五杈,它那个枝叶全是三和五,三,五是奇数,是阳数。它是一个从阴引阳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精化成气,如果精不化气的时候,用点人参,马上气就出来了。如果肾精已经很亏损了,你再吃点人参,本拔则木摇。

《周易》里面说西南是土气很重的地方,也是很肥沃的土地,三七生在西南,长在地下,所以也是三枝五杈。它外面的颜色是青的,里面的颜色是黄的,青可入肝,肝是藏血之脏;黄可入胃,它可以益气统血。很多人把三七当止血药,甚至药典上说三七只能吃3克,多了就不行了,因为它是止血,多了血就不流了。为此我到云南做过考察,过去发配到云南的人,都要被打杀威棒,你要买不通人,你这个杀威棒是免不了的。你要买通了狱卒,他给你一大碗药,在打杀威棒之前他给你喝了,它里面主要的成分是三七,这是云南的老农告诉我的。打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下面的棒疮两天迅速消散,被打出了瘀血它都能散掉,何况你体内 多余的血脂,所形成的那种痰瘀互结的症状,一定能得到改善。

我在北京某家单位作过5年的保健医生,那些领导呀,吃得太好,他们的血脂怎么也降不下来。我后来说你们再不要发什么鱼肉蛋了,你就给大家发三七粉吧。坚持服用三七粉之后,很多老同志的血脂,血压都下来了。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冻也得九九八十一天,不要说我今天吃了两次怎么不下来?你要下来这么快就像那冻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开水一泡一样,功没成,气断了,所以呢,一定要坚持服用。我自己也是每天早上5克三七粉,晚上5克三七粉,像冲便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

中医养生要诀三:调情志

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在气交之中,人是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这种变化中,完成他生长老己的过程的;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他具有完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简单或者高级的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

勤动脑体不动心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很多人说,能恬淡虚无吗?我说,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呀,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

很多人会说,中医一点也不科学,西医说思维都是用脑的。我们中国文字中,思想的“思”字是个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门的“囟”字。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绪变化一定是脑和心的有机结合。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首先感觉是心堵的慌。如果是心堵的慌,那就是动心了。

老子说“无为则无不为”,“无为”其实是无不为。很多人以为老子说的“无为”是不做事,其实是把老子这句话想得太简单了。老子〈道德经〉中讲的是规律,是道,讲天地人的规律是从哪儿来,六合以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无为”其实是:无妄为,则无不为。按照规律做事叫不妄为,不按照规律做事,就叫妄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长在地上的,就不可能离开地的生,长,壮,老,已的规律。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备这种规律。“地法天,”地球上所有的气候变化都取决于天。天是太阳,月亮,二十八星宿。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六十”?不是你对六十有特殊的偏爱。中国人在计算历法的时候,用的是六十甲子。甲子不仅仅是时间观念,它更是一个时间空间高度浓度的概念。二十八星宿包括太阳和月亮,二十八星宿每60年有一次准周期的变化,天上这些星宿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地球上物候的不同变化,所以我们祖先把它总结成五运六气。2003  末年发生了SARS,我查了一下,1943年也是  末年,北京霍乱流行。霍乱也属于湿的一种,它和SARS既有共性,又与SARS不完全一样。这说明,我们祖先在总结这些规律的时候不是胡编出来的。

我为什么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待着?因为我读了那么多古书以后,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太厉害了,他们写的著作,一不要稿费,二没有职称,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东西刻在石板上,写在木头上?因为中国人是非常注重自己子孙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所以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些有用的东西刻下来。

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美国人只有两百年的历史,还那么重视自己短短的历史。我们有些人数典忘祖,不知道自己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大街上我曾经问一年轻人:“老子是谁?”他说“什么老子?我爸是老子。”我们祖先保留到今天的东西,一定有一个合理的内核。只是因为它历史太久远了。到今天看这个历史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它的合理的内核是什么了,随着历史进入了博物馆。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中医,当你研究各个时期不同的学问,著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本书推到历史背景去认识。不要老觉得今天比古人聪明,其实几千年下来,没用的东西早被古人丢掉了,留下的一定是有用的。我们中国人像大家闺秀,韩国,日本像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的宝贝太多了,东家仍一点,西家仍一点,到现在都没有了,被那小家碧玉全都拿回去了,中国的插花,和服,茶道全都变成他们的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重新的认识。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当医生,你当记者,他经商……各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规律。让你勤动脑体不动心的时候,这个脑脑子不是你想你怎么发财,是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在某个规律上处在哪个点上。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结果,要等到秋天。这样做法看似无为,实无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你压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人是哭着生下来,笑着离开世界的。人一死气散了,所有的皱纹都展开了。生下的时候攥着拳头,走的时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生下来笑着的小孩也活不了。撒着手的小孩也活不了。那你就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让你攥着拳头干吗?就是要干活,而你所挣到的钱就像你手上的油腻,天天洗,天天来。人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近人事智于圆而行于方”,考虑得尽量全面,处理得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每天躺在床上想,敢与天地日月通风辉,马上就坦然了。如果你心里老想着,明天怎么办呢,那你就要动心了。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想起上班就头疼。这就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调好,必须做到“悦淡虚无,真气从之”。让脑经常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智慧就来了。你考试的时候,如果脑一紧张,会的全忘了;当脑子一轻松,啥题都想起来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就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中医养生要诀四:慎医药

中药也有毒性

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十分重视健康。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小孩,见了保健品趋之若鹜,而且很多广告不负责任地在那里大肆吹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人剥你一块钱,那12亿有多少?而我们那么多中药,很多古人留下的成方,如乌梅丸,很好的方子却没人做。

什么是药?为什么中医叫做“药”?不叫“勺”,不叫“饭”?我认为,药好比是开门的钥匙,门打不开的时候怎么办,你要用钥匙把它打开。人得了病就是你这门打不开了,假如那个门本来是通的,你没完没了地用个钥匙去捅那个门,把一个好门也会捅坏的。中药也有毒性,这毒性是它偏性,不是说吃了它就是毒。砒霜能毒死人,但是砒霜仍然是一味中药,关键看你怎么用。按照中医的理论,中药不叫药理,叫药性。药性包括:它长在什么季节,生在什么地域?它是根茎叶花,谷物茎食?它是什么形态,什么质地,寒热温凉什么性,升降浮沉什么作用?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你把中医的理论学好了,随手拈来全是药,因为大自然赋予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你看绿豆,黑豆,黄豆,都是中药。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liangshilin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快乐小灵子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4 积分:57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09-06 11:27: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6 17:13:12

我读了七个小时,没读完,下次再读吧。



菩提本无树,和尚动性心;觅庙堂下友,自称还单身。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紫杉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11 积分:1084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6-09-06 09:17:3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6 20:17:48

好文,应该仔细读读,很受用。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晓辉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010 积分:1013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6-08-22 21:57: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6 21:10:10

我最近就是发现我吃肉吃太多了,吃的身体发热,热的心里容易乱。

当然我的想法比较简单,吃的能量比用的能量多就只能空烧掉了。原来还有更深的道理。

前几天4天没吃肉,这舒服凉快啊。现在又开始吃了,可吃的比以前少很多。

肉吗还是得吃的 呵呵



轻松愉悦的去接纳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