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健康乐园生活交流休闲广场 → "韩医"向联合国提出申请 中医"申遗"已正式启动


  共有868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韩医"向联合国提出申请 中医"申遗"已正式启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上人间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49 积分:412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6-08-20 23:27:33
"韩医"向联合国提出申请 中医"申遗"已正式启动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09 13:59:12

文:张然 
 
 据报道,韩国在“端午祭”“申遗”成功后,拟将“韩医”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昨日,向媒体透露这一消息的民俗专家白庚胜证实,韩国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韩医”“申遗”进入正式程序。我国自2003年开始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申报草案已起草完毕,标志着中医药“申遗”项目正式启动。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上人间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49 积分:412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6-08-20 23:27: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09 14:08:26

“韩医”--韩国最有前景的职业

据记者了解,“韩医”源于中国医学。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即传入朝鲜。公元2世纪末,中国的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等传入朝鲜,与当时的传统医学合流并发展成为朝鲜医学的主流。约在公元5世纪时,中医药已在朝鲜民众中广泛应用。新罗统一朝鲜后,中朝医学交流更加频繁,不少朝鲜历史上的杰出医药家将中医药与当地的文化、哲学、医学、药学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

据国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介绍,大概四五年前,“韩医”这个名词还不存在。改名是韩国为保障韩国人从事这一传统医学行业的优先权和保护“韩医”免受外来冲击的措施。

韩国《职业杂志》今年发表的《2010年最有前景的10种职业》的调查表明,“韩医”是“2010年最有前景的职业和韩国人最希望从事的职业”。“韩医”在韩国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也相当可观。

白庚胜说,如今中国的中医医生想在韩国行医,必须通过由韩国有关部门组织的严格考试,就连中药也不能随便在韩国销售。在中国热播的韩剧《大长今》里就把针灸说成是高丽人发明的。

白庚胜说,目前韩国“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进入申报程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上人间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49 积分:412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6-08-20 23:27: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09 14:26:45

中医--目前地位不如西医

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上了解到:目前我国西医从业人数有558.39万人,而中医只有40.72万人;西医院有1.68万个,而中医院只有0.26万个。我国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然而,目前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申请了专利。

我国政府先后组织了国家重点医药卫生文物收集、调研和保护,10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等项目。然而有关专家指出与西医药相比,目前中医药所处地位不容乐观。

白庚胜介绍说,为避免出现中医药文化遗产被其他国家抢先申报的被动局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03年开始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早已成立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而且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等内容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今年初,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正式进入工作程序,“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案”草案日前已起草完毕,这标志着中医药申遗已经正式启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赵书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上人间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49 积分:412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6-08-20 23:27: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09 14:39:00

观点--优先申报还是开放共享?

中国的传统民俗被抢先申报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就被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申请为文化遗产。

在不断发生被别人“抢申”危机的情况下,白庚胜提出,为保护我国利益,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优先考虑边疆和共存文化。中国应该列出一份源在中国、流在别国及跨国分布的文化遗产清单,按照这个名录,采取优先申报原则。同时采取扩容战略,争取通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交涉,改变每两年才能申报一个项目的局面,加大中国申遗的速度和力度。按照目前申报的速度,即使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518项就需要申报1000多年。

民俗专家、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书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此事又引起强烈的遗憾情绪。我国是个文化遗产大国,还应该根据既定的原则,选择已经准备成熟、更具代表性的去申报,目前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古琴、木卡姆等项目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比端午节更有代表性。

赵书说,中国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并不滞后。而且“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和自然遗产的独有性是有区别的。他国申报了,我们还可以申报,即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我们也可以再申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韩剧《大长今》被认为展示了韩医药的魅力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莲花主人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06 积分:5243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6-08-17 15:08: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4 01:41:09

我认为没有必要反对韩国改中医为韩医申遗,原因有如下:

1.不管谁申,能把中医这套优秀的理论及实践科学向全世界宣传和推广都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中国如果缺乏意识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暂时还顾不上让中医申遗,那就让韩国替咱们保护吧。

2.韩国申遗,中国大可不必慌张,纵使韩医能申上,咱还得看实质,韩医再怎么说也没有中医强(如果韩医借了申遗之风飞速发展起来,而中医继续不会因为此事件收到国家的重视,那就令说了)。

3.中国有太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了,可能越多就越不珍惜吧,而韩国这个小国反而更加在乎这些文化,尽管不是他的他非要说是他的,从这点也至少能看出人家对优秀的、传统的东西的重视。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再地大物博,如果不珍惜,不懂得保护和利用也有耗尽的时候。

4.世界大同,只要是能让人类的身体素质整体提高,怎么都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清净名莲花

见性即主人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4 14:27:20

以下是引用莲花主人在2006-10-14 1:41:09的发言:

我认为没有必要反对韩国改中医为韩医申遗,原因有如下:

1.不管谁申,能把中医这套优秀的理论及实践科学向全世界宣传和推广都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中国如果缺乏意识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暂时还顾不上让中医申遗,那就让韩国替咱们保护吧。

2.韩国申遗,中国大可不必慌张,纵使韩医能申上,咱还得看实质,韩医再怎么说也没有中医强(如果韩医借了申遗之风飞速发展起来,而中医继续不会因为此事件收到国家的重视,那就令说了)。

3.中国有太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了,可能越多就越不珍惜吧,而韩国这个小国反而更加在乎这些文化,尽管不是他的他非要说是他的,从这点也至少能看出人家对优秀的、传统的东西的重视。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再地大物博,如果不珍惜,不懂得保护和利用也有耗尽的时候。

4.世界大同,只要是能让人类的身体素质整体提高,怎么都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道理!

与其死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不如让重视她的人来保护她。再怎么也是一条活路,总比有一天地球上再也找不到一点痕迹来得强。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紫杉
  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11 积分:1084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6-09-06 09:17:3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0-14 20:22:54

可能是我自己孤陋寡闻,对张仲景的《伤寒论》的详细了解还是在看了韩剧《大长今》以后,我有几个朋友也是通过该剧对中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身在中国,对那些在外国人眼里如获至宝的东西,我们反倒充耳不闻了。既然自己看不上也用不上,不如给别人还可以物尽其用。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