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健康乐园大同之道性命双修 → 道法自然


  共有2200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道法自然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irene010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29 积分:468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2-08 18:33:39
道法自然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2 17:35:13

【转帖】

——道法自然

 

佛家所谓的“六道轮回”,是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罗道、天道。此六道众生在六道里轮回转世,多生多劫根据生前所造业因的不同,或升或降地在六道中循环,但无论如何升降,始终难出六道。六道如同一个难以逾越的圆圈,六道众生长期循环在这个难以突破的圆圈之中。 六道为什么如此难以突破呢?这也是一个难解之谜。从前面的“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中可以看出,六道基本上属于四维以内的生命层次。由肉眼可见的长、宽、高三维组成了四维空间。五维是时间,六维是速度。 畜生道的低级生命,如微生物、蚂蚁等只能感知到两维的平面;高级动物及人只能感知到长、宽、高三维;天道属于四至六维之间的生命层次。他们已经完全突破了四维空间的概念,空间对他们来说已经无任何障碍和阻挡,再大的星球都可以穿透运行,他们的运行速度已经超过光速。 相对人类三维生命层次来说,四至六维的天界,其运行速度和时间差已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仍然尚未突破时间和速度的极限,虽已超空,但尚未超时,他们仍然生存在时间和速度的范畴之内。因此,神仙在天界无论享乐再长的时间,时间一到,仍然下旋在各道中。 阴性的灵体和天界的神仙,其运行速度虽已超过光速,但是,由于六道最高的天界也没有突破五维的时间和六维的速度,

 

因此,六道众生尚存时间概念,是时间之界限定了六道在空间中的轮回。

 

因此,我们可以把六道众生判定为四维以内的生命层次。由于时间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界限,因此,六道众生长期在四维空间里循环,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奥秘。 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宇宙就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由于六道众生尚未突破五维时间之大界,因此,在宇宙的不同生命维层之间,就形成了“四舍五入”的规律。我们人类的数学中,巧夺天机地运用了“四舍五入”的宇宙法则,看似偶然,其中都包涵着必然。不知道发明“四舍五入”的数学先躯们是如何发现的,原理依据是什么?但是,“四舍五入”正是宇宙生命旋回中的一个奥秘。 五维时间与六维速度密切相关,呈现反比趋势,速度越快,相对时间越短,速度越慢,相对时间越长。时间和速度只要突破其一,二者皆可突破。罗汉、缘觉、菩萨、佛所谓的四圣法界,均是六维以上的生命层次,他们已经完全突破了时间和速度的界限。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存在空间、时间、速度等一切概念和界限,宇宙对他们来说,已经无障无碍,一切法界来去自如。 本文要提出的问题是,六道众生以转世轮回的方式,来表现生命的运动和循环过程,而整个宇宙十大维层(佛家称十法界)的生命,又是怎样运动和循环的呢? 六道以上的维层是否也存在生命层次升降循环的现象?又是什么力量在控制十法界生命的上旋和下旋呢?这一系列问题,对一般修行人来说,似乎过于深奥难解。

 

但是,这些问题似乎是已经接近彻悟的问题,提出来与同修们共同探讨,如有所悟,必有利修行。或许会有一些悟性较高的上根器者,当下即可顿悟入道。 “道”是什么?道就是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真我本性。这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太抽象了,很难契入和理解。因此,古人讲:“大道自然”。我们就从可见、可触的自然中去寻找那个不可见、不可触的“道”吧。 大道似水,水充分地显现了道的特性。人类与水最密切,

 

那么,就让我们从水的特性中寻找答案吧。无处不在,水也无处不在,无论在高山或是地下,无论是天空或是地面,无论是万物或是生命体内,水无处不在。水性至柔,无争无斗,顺其自然而流动,入何容器随何形状,它恒顺众生而无我执,但它却丝毫无损;水无私地生成万物不图名,滋润万物不求功,度化众生而非情;水蛹动螺旋,即可绕石而行,又能穿山而过,它柔中寓刚,可滴水穿石;水变化无穷,随境而存,可随温变化为气、雨、雾、雪、冰,但它又在不断地变化中保持着不生不灭的永恒;它虽柔弱,但又刚强勇猛,波澜壮阔,排浪滔天,勇往直前;它纯净光明,清澈如镜,不惜污浊自身去换取万物之洁,不惜牺牲自己来滋补万物之身;它无分别、无执着、无忧虑、无烦恼、无清浊、无善恶、无是非、无功过,它的心胸如海宽阔,无论是长江、黄河,或清或浊,它都来者不拒,容入胸中,依然保持着它那清澈透明的本色;水给予众生无穷的利益和生命,但是,水却从来不认为自己在行善积德,因为它既无自我,又无善恶,无分无别,不生不灭。 它所给予众生的一切只是随缘而已。有时因风缘会使它排浪滔天,打翻行船;有时因暴雨成洪,它又会冲毁万亩良田,淹死无数生灵。然而它也不认为这是作恶,因为它没有分别,更不会有避免作恶之念而不随风、洪之缘。因为水无我无他、清净无为,一切都是缘聚缘散,丝毫无自我意愿。 风起时,它恒顺风缘掀起波淘和浪花;风停时,它恒顺风平而浪静;利生时,它因无为而无自得之意;毁生时,它因无为也无须生忏悔之念。

 

一切都只是随缘,它却什么也没有做,一切都是自然的显现。它自然和谐,无始无终,永不停息地循环变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各道众生,它却生存在不生不灭的永恒之中。 无量之水聚成大海,它展示了宇宙的无边无量;大海有深有浅,深不知底,故示宇宙奥秘无穷,高深莫测;大海虽接纳百川各味,但海水却同咸一味,故示佛性平等无别;大海接纳百川之流,有清有浊,有净有秽,但大海却不垢不净,平等接纳;大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供养一切众生而不求回报,故示佛性大慈大悲,舍己利他;百川入海流,大雨从天投,虽流之不断,但大海却始终不增不减,故示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大海虽潮起潮落,但起落不越其限,故示佛性以中为度,不偏不依,遵循规律;无论是几十米的大鲸,还是肉眼难觅的浮游生物,它都同等容纳,无论是凶猛的巨鲨,还是温顺的小虾,它都不分善恶,无有高下,无分无别,这就是水的特性。

 

我们以水变化、升降的循环过程,来揭示宇宙众生的变化、升降和循环过程,给我们以真理的启示: 我们把水的流经变化过程比喻为各道:把地下水和冰山上长年不化的冰雪喻为地狱道;沼泽和阴沟污水喻为饿鬼道;小河喻为畜生道;大江、大河喻为人道;湖泊喻为修罗道;大海喻为天道;水分子与热蒸发,升华到高空,喻为六道以上的四圣法界。 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显现 无论你当下想的是什麽 看到的是什麽 所认知的是什麽 当高空的水分子聚积浓密时,产生云雾,云雾聚积到一定极限,空气托不住上面水滴的重量,水分子又化生为雨、雪、冰雹,从天而降,又回到世间。水分子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循环,这个循环过程表现出各维层生命的变化过程。证明了水分子只有表象上不同的变化形态,而无生灭,这是奥秘之一。

 

另一个奥秘是,水分子的一切变化过程都是蛹动式发展,螺旋式升降,而且是有升必有降,这才能使它永不停息地循环。 第三个奥秘是,这一切升降和变化都是自然的,水分子是没有我执和个性习气的,因此,它不须修炼即可自然升华。这就是宇宙生命旋回的奥秘——道法自然。 从道家的太极图中,我们也可以悟出这一宇宙生命旋回的奥秘。在一个圆形中,阴阳两种物质,在不同时空的结合,产生不同层次的生命。 无论是哪个维层的生命,都必须遵循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自然螺旋趋势,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中运动。在这个螺旋趋势的旋转中,一切物质,一切能量,一切生命,都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不动的位置上,而脱离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在太极图上也明确地反映出阴阳转化是自然的趋势。 只要没有我执的习气,生命即可达到阳极生阴的自然升华。

 

我们再从宇宙的角度来看生命的旋回过程。 宙心似乎是如如不动的,但是,动与不动也是互根互存的,不动之中又时刻不停地永动。 宇宙如同一个旋转的大车轮,宇宙中的一切都围绕着宙心,以向心力向内旋转。向心力与离心力也是阴阳互根的,因此,宇宙在向心力旋转的同时,还并存着一个离心力的外旋。在宇宙不断旋转的同时,不断地向外释放着能量,无限的光子流自动向四外放射,这就是能量和生命的源泉。放射出的光子流是阴性灵光,漂流到不同的空间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阳两种物质。 离宙心越近,所形成的生命层次相对越高,寿命越长,运行速度也越快。离宙心越远,所转化的生命层次相对越低,寿命越短,运行速度也越慢。这就是生命自然下旋的过程和不同层次的形成。它的全部过程都是自然而然的。 而,有下旋必有上旋,有降必有升,这是不可抗拒的物质运动规律。 生命又是如何上旋回归宙心的呢?既然生命运动的下旋是自然的,

 

那么,生命的上旋也必然是自然的。前面讲过,灵体就是一团带有阴性能量的光团,离开阳性肉体或物体后,就会被宙心向心力的强大磁场所吸引,灵魂这团光会自动被吸引,向着宙心的方向回归,这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升降的旋回过程。 这一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也是自然的。 只是由于每个灵魂光团的质量不同,而回归时离宙心的远近也不同。质量低的光团只能回归到离宙心较远的维层,再产生层次较低的生命。 这个光团质量的差异,其关键就在于自己心中,对宇宙“整体”与“个性”的比例。所谓整体,既是平等无我。所谓个体,就是我执和习气的程度。 无我执习气者,光团是自然的,光谱和亮度与宙心接近,即可瞬间回归宙心。我执我见习气深重者,失去了自然和整体的特性,光谱亮度较低,与六道之光相似,故不能回归宙心,只能被时空之界隔离在空间内的相应各道中。从以上几方面理论可见,既然一切生命都是自然升降旋回的,似乎我们不需要修行就可以自然回归,自然成佛得道。 不是似乎,真理正是如此。

 

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生生世世刻苦地修行呢?因为我们已经在六道中养成了深重的我执和习气,早已失去了自然的整体,迷失了那个“人之初,性本善”的真我本性。 现在的修行,正是要你放下我执和习气,逐渐减少你的个性。象水分子那样,达到忘我、无我的状态。这时你才是自然的,必然可以顺其自然而回归自然。 现在你回想一下,佛教诲众生:要“万缘放下”,“随缘不变”以及“顺其自然”,不都是在让你断掉我执吗? 佛怕众生不肯放下,又点化众生:“诸法空相,实不可得”;佛怕众又偏于空相,无法生存,故又明示我们“真空妙有”。 佛早就点得如此明确,让众生放下一切,顺其自然,才能自然回归。 但众生就是执迷不悟,非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重,总想显示自我,并想让万物都属于自我。 这就是不能回归自然,不能成佛得道的根本原因。

 

大道致精致简,简单的简直使你不敢相信,只要放下我执,顺其自然,即可自然成佛得道。 这里同时又引出了另外一个相对的宇宙奥秘。既然生命的升降都是自然的,光子流由宙心向四外放射,流到宇宙无限之处。那么,成佛之后还会不会再降至六道,退入时空之中又进入六道轮回呢?这个问题会使未悟道者更加困惑。 从自然循环和生命旋回的角度来讲,回到宙心的光子肯定要遵循能量循环和生命旋回的规律。肯定还会如当初一样顺光子流而下,进入各维层。 时空也是一不是二,时间和空间也在不停地进行转换。但是,光子流及生命的下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由于时间与空间的维层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

 

人们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以及“天罗地网”,绝非无际之谈。 生命上旋时很难突破这道时间屏障,生命下旋时当然也要受到时间屏障的阻碍。这正是各维层之间难以勾通的原因。 虽说屏障严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依然阻挡不住一部分光子流的下旋。如同太阳光向地球照射光芒,虽有非常远的距离,又有厚密的大气层阻碍,但是,一部分光和热毕竟穿透屏障达到了地球。而大量的光和热则被屏障隔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维层较低的生命,没有福报享受较高的光能,因此,必须有道道屏障的隔碍,才能使他们得到适应本维层的能量。 宇宙中的各种能量和生命,都遵循着清净而升华,燥动而下降的规律运行。因此,能量和生命升降的循环也是自然的。 由此可以判定,成佛得道,回归宙心之后,依然可能顺流而下,进入六道。

 

看到此处,可能一些修行者会深感失望,既然如此,我们修行还有什么意义呢?不是空忙一场吗?(如此又落入了空有两边的分别之中) 其实不然,成佛得道者与顺流而下的生命光子虽然都具有近似的光频,虽然都具有真我本性,虽然都是同一个平等的法身,但是,所不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觉”与“不觉”,觉者为佛,不觉者乃凡夫。 比如我们人道中,表象上都是人身,同处于人道,面对的是同一空间,同一生存环境,但觉者为佛,不觉者为凡夫。不觉者处处生烦恼,觉者时时大自在。 因此,觉与不觉,成不成佛都是自心,而不是以身在何道来判别。 佛说:“是心是佛”,而没有说“身在佛国才是佛”。难道佛在六道里就不是佛吗? 大彻大悟的佛,已经突破了时间的概念和障碍。试问:一个没有时间的生命还会有生有灭吗?没有时间不就是永恒吗?

 

试问:一个已经突破空间的生命还有法界之障吗?没有法界之障不就是一真法界吗?因此,佛无论顺其自然地进入哪个法界,哪个维层,对他来说都是一真法界。他都依然是佛,都没有任何分别和烦恼,也没有任何障碍和界限,来去自如,无论到哪里都是极乐。其法身虽无处不在,但不动的只是那颗如如不动的心,他凭着一悟永悟而不再迷失本性。他无论进入何道,已无道的概念。无论进入何界,也无界的障碍。因为宇宙十法界对佛来说,都是平等的一真法界。 即使是进入六道,再脱生人畜,也同样是为度化众生而显象,为传法利生而化身。地藏王菩萨虽在地狱里度化众生,但他的心始终未离那如如不动的本性;释迦牟尼佛虽在人道度化众生,他的心时刻都在极乐;观世音菩萨虽生生世世在六道里显象度生,但他时刻都在大超脱、大自在之中。

 

我常听到一些修行人或是已经开悟者说:“我今生修成之后,再也不回来了,六道真苦。” 有此想法,虽在初修阶段可以起到一些激励作用,但是,有此想法,依然是修行的障碍。 首先是带着分别心在修行,六道不好,不能用平等心来看待十法界,说明心里还有界的障碍。第二是报着自私自利心理在修行,只为自己修成,而未能自觉觉他,普度众生。第三是尚存我执习气,而不能顺其自然。没有悟透宇宙是一个整体,单独的细胞和水分子是无法生存的。第四是尚存畏惧心理,怕回六道受苦,依然带着贪图享受的心理在修行。第五,尚未悟到宇宙十法界皆是一真法界,无分无别。 如果还认为只有某一地方是佛国,其他地方都不是佛国,说明心里尚未突破空间的障碍(四维六道),还未跳出分别、执着的范畴。如果报着这么多的分别、不清静、不平等、我执、畏惧、贪图享受的心理修行,又怎能回归自然,成佛得道呢?连菩萨道都不愿行,又怎能圆成佛道呢?有这种心理的人,充其量也只能修至天界,根本出不了六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人、地、天、道等一切万物都源于自然。佛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道既是本性,它是本来就具有的,不是诸相缘聚和合而成的,因此道是自然的。 在上古时期,人类还没有能力改造自然的时期,人们只有顺应自然,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而自然。那时的人心离本性很近,因此,只要持戒既可成就。 随着人类我执的发展,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从那时起,随着“个性”化的越来越强,人类把自己从大自然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为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开始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不仅使自然开始变得不自然了,同时也使人类离自然的本性越来越远。久而久之,我执越重,离道越远,逐渐迷惑颠倒,迷失了真我本性。违背真我本性即违背了自然,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看一看近几年的各种灾难吧,这正是破坏自然所造的共业,对人类自己的惩罚和回报。人们处于什么生活环境,能做什么就随缘做什么。在什么境界,什么岗位,就安心于此,随缘而欲,随遇而安。成语中的“安分守己”涵义很深。

 

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皆有定数。自己一生应得几分,不可强求,安守本分则得到你命中即有的定数。若不安分,则连自己应得定分也会守不住,这是古人对自然的彻悟。圣人有时也会努力,但不是强求,既随缘做事,而又不求任何结果,这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清静,清静既是本性的特征。自然是天性,顺其自然则长久不衰,因为天性本身就不生不灭。众生的本我从来没有轮回过,从来也没有上过天堂或下过地狱。参与轮回的只是你的思想心理,你的习气和欲望。这就是宗教里所谓的“业障”。

 

自然是天性,顺其自然则长久不衰,因为天性本身就不生不灭。众生的本我从来没有轮回过,从来也没有上过天堂或下过地狱。参与轮回的只是你的思想心理,你的习气和欲望。这就是宗教里所谓的“业障”。 佛性不是修出来的,它本来既是自然圆满的。智慧也不是修出来的,是本性中自然俱全的。所谓修行全是针对你头脑中的习气和障碍,当你断掉我执习气时,道也就自然显现了。所以,修行的过程完全就是破障和改习气的过程。

 

真正的大彻大悟者没有自我,完全把自我融化在自然之中。六道及十法界,哪一道不是道的自然显现?各维层的众生,哪一个不是真我本性的化身?各道有何分别?众生又有何差异?天堂和地狱如同你的头和脚,都平等无别,必不可少,又有何好与不好?觉悟者无论去哪一道都如同旅游,无分无别,无好坏善恶,何生畏惧?何生牵挂?无论入何道,无论干什么,心中却一事无存,完全都是自然而然地面对现实。从来不认为自己想要做什么,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做什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都在自然之中。 佛无论做什么,都始终处于无为之中,因此,佛虽一法不舍地做事,但又时刻把握在空性的一法不见之中,虽随缘做事,却又不造任何业障。无论去哪一道,都没有业因所挂牵,都在无分无别、一真法界的极乐之中。佛可以改变宇宙的一切,为什么又不去改变它呢?是众生不愿意改变,佛不会强迫众生去改变,佛是恒顺众生,一切随缘而顺其自然。因为佛没有自我,有自我就不自然,不自然就有障碍,有障碍就没有超脱,就谈不上大自在。

 

在佛眼里,一切都是自然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因此,没有什么需要他去改变。 在佛眼里,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无分无别。所谓善恶也不存在,它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谓的“自私自利”只是在衬托和成就“大公无私”。 许多修行人厌恶自私自利,总想主观地消灭自私自利,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违背了道。自私自利和大公无私是互根并存的同一事物,如果消灭了自私自利,大公无私也就不存在了。公有制和私有制也是互根并存的,如果消灭了私有制,公有制也不能成立。这正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解体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违背了万事万物“阴阳互根”的宇宙根本规律。

 

佛与魔也是一不是二。许多修行人害怕魔,憎恨厌恶魔,其实,魔与佛都是真我本性中显现的两种不同形式,不同作用而已。为了理解何谓佛,为了修成佛,唯一的,最快的捷径,就是借助魔的力量。如今的末法时期不是群魔乱舞吗?同时也正是众佛成就的难遇之良机。西天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不正是魔对佛的磨炼和成就吗?当你心空静定,进入一真法界时,何谓佛?何谓魔?都不存在,只是自然中一种现象而已。人的烦恼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分别而来的。

 

万事万物本身并没有善恶美丑之分,但由于人的分别习气,总爱把事物分别来看,于是善恶美丑就出现了。天地间出现的一切只是一种存在,它本身并没有自身的属性,你尽管去体会,去受用,但不要给它戴上对错善恶的帽子。一有分别就失去了它自然的本来面目,分别就是造业的起因。 执着一个天堂,必然造就一个地狱;执着一个善,必然成就一个恶;执着一个佛,必然出现一个魔;执着一个君子,必然造就一批小人。错就错在不该去分别,分别就有执着,执着就是在制造收集业障,就失去了自然的本性。分别就是偏在了两边,失去了中道。修行就是要把那个能生的心息灭,分别心没有了,才能恢复自然,才能打开那个浩瀚的真我本性。

 

所谓求解脱,修行人总是迷惑在肉体和灵魂的解脱上,真正的解脱,是要把你那真我本性从重重障碍中解脱出来。能超越三界的是真我本性,而不是肉体和灵魂。 常人所讲的灵魂也只是本我的外衣,仍是物质(阴性)的。相对肉体来说,它似乎是真我,但相对本性来说,它只是真我阴性能量的外衣。

 

只有见到真我本性才算彻底的解脱。那么,要想见到真我,首先须忘掉肉体和灵魂这个假我。忘我就是要消除自我个性,只有消除自我个性,才能回归平等的整体。忘我是回归自然的捷径,忘我是成佛的前提。 佛教最高的修行方法就是“心的觉悟”,而不在你做了什么。真正觉悟后,戒律也没有什么好戒的,妄念也不妨碍修行。妄念刚起,即已觉知,妄念已转为菩提。觉悟后可使你时时在警觉之中,一只脚刚离道,已经觉知,立即收回,则使你时刻保持在道中。

 

那时,你才发现,你原来就在道中,道本来就在,何需去修去证?一切原本就包涵在自然之中,只是你过去离开了自然,迷失了自然的本性。 能时时刻刻警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修道,就是在道中。警觉不是努力改变,也不是创造,更不是执着于空的什么都不干。不是消极的顺其自然和无为,那只能给自己的堕落寻找借口。妓女和屠夫也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心上的时刻警觉而已。 警觉什么呢?警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不去分别取舍,这就能保持在道中。无论做什么,不要担心失败,也不要预想得到成功;既不思得,也不怕失;既不思善,也不思恶;即不思取,也不怕舍,那么对你来说,条条大道都是自然通畅的,都能在自然中得到修行的成功。如果你分别得失、善恶,执着成功、失败,计较好坏、取舍,那么对你来说,就必然存在50%以上的障碍和不通之路。

 

我们再悟一悟水对我们的启示吧:它无论顺其自然地变化为霜、雪、雾、冰,都不失水的本性。它不会因身在冰山而生冰冷烦恼之念;也不会因身在地下而生黑暗压抑之心;它不会因身陷沼泽污泥而有郁闷困惑之感;也不会因身限小溪而成心胸狭窄之度;它不会因身在江河而得意;也不会因身在湖海而忘形;它不会因升华高空而傲慢;也不会因从天再降而悲哀; 在它流经的途中,不论遇到山石草木,众生多缘,它都是随缘奉献,并毫无牵挂地放下万缘,顺其自然地奔腾向前。然而这一切都在无为的自然之中,它走过的一切道路,都充分体现了清静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真空本性。 水所流经的一切法界,各维各道,哪一道不是极乐呢?哪一道不是净土呢?这就是水给我们的启示。

 

真正的解脱不是身离六道,而是心的解脱。真正的成佛,也不是身去佛国,而“是心是佛”。极乐即在自心,别无它求。 佛告诉我们:“众生皆有佛性”,水也正是以它自然具有的佛性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宇宙真相。迷惑颠倒之人,执着地追求万事万物,妄想得到所谓的利益,欲无止境促使他们整天争来争去。到头来争个什么呢?争到了什么呢?又有什么可争呢?一切都来于自然,归于自然,它什么都不争,它却自然而然地拥有一切;它一无所有,却又造化了一切;它无形无相,却能显现变化出无限的形象;它恒顺众生,众生却反过来顺应自然。 这一切都是圆圆融融,坦坦荡荡,光光明明,清清静静,自自然然,这就是道法自然。

 

如果你目前尚未悟道,你就从忘我开始努力吧。只有忘我,才能消除我执所产生的一切习气;只有忘我才能顺应自然;只有忘我才能回归并融入自然。一旦你悟出了大道,达到一法不见,一无所求之时,你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然。只要在自然之中,无论身在何道,都无障无碍地进入了大光明,大清静,大超脱,大自在。此时,你不去而去,不来而来,不道而道,不佛而佛。此时你就是自然,你就在一无所求之中自然而然地成佛了。 人法地,地法天, 清净无为何需禅。

 

真我无求原具在, 道出万法本自然。

 

en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02 17:42:05编辑过]


世界因为修炼而更美丽......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irene010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29 积分:468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2-08 18:33: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2 17:56:28

我看完的时候脑海里映射出来的就是那副清晰的太极图。我们经历千万年的生命的自我提升,就是在顺着顺时针的方向一层层的向内靠拢,向宇宙生命的核心靠拢。“无论是哪个维层的生命,都必须遵循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自然螺旋趋势,在永不停息地变化中运动。”我们的生命不断锤炼,和别的生命不断融合分离,慢慢的越来越近,直到核心,就是所谓的‘合一’。西方的灵修说当明白了这种合一就对自己的分别感到荒唐。因为生命的圆融本是一体,本源在那里,不增不减,不离不弃。 是否修炼突破到最高密度就是进入核心,融于其内了。但宇宙还是在旋转,所以说没有真正修炼成的,因为本源不增不减,进入核心净化后再在螺旋中继续旋转,慢慢分离出来,进入外围,就是我理解的即使神仙高密度的也会再在人间轮回吧。

离宙心越近,所形成的生命层次相对越高,寿命越长,运行速度也越快。
离宙心越远,所转化的生命层次相对越低,寿命越短,运行速度也越慢。
这就是生命自然下旋的过程和不同层次的形成。
它的全部过程都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有下旋必有上旋,有降必有升,这是不可抗拒的物质运动规律。

 

所以有人来到人间这个世界是来协助其他人提升的,无论正面负面,因为有正必有负,是自然。

 

就像滚筒洗衣机的甩干过程,我们凝聚在一起后慢慢随之分离再相聚再分离。如果执力太大,就很难顺着自然的螺旋力量进化,提高。不如顺其自然,一切皆在心中,感受到核心的圆融,慢慢自然的就靠过去了。靠过去也是要再分出来的,只有清净的体会整个过程就好。生命充满了喜悦。

 

假期午觉前阅读的,午觉中感受到的,随笔记下。



世界因为修炼而更美丽......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石鼎散人
  3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52 积分:655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08-11 11:07: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2 19:29:59

仔细看了看,嗅出了张(和)宏(谐)堡的气味。估计是他的学员所写。部分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张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但又有很大的突破,使之变得圆融、精练。

尽管张曾经引起了不少争议,但我认为这是篇好文章。

百度查询到原文的题目是《生命旋回的奥秘——道法自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02 19:42:13编辑过]


谁说净土远在天边,却见笑脸总在人间。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2 21:37:25

石鼎散人嗅觉很灵。

张的一些徒弟比起张来说是要柔和。其实张最开始的时候也还算柔和,但当他搞出个实体来之后,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生命有很多层面,单单从思想层面来判断一个人的修炼是非常不足的。如果仅仅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张的思维灵活,善于变通,这确实胜过许多墨守成规的修炼者。但是,为什么他会从开始的相对柔和,慢慢变得越来越暴戾呢?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张从柔和变成暴戾并非偶然,其实问题从基础处早就已经埋下了,张对修炼的一些根本理解上存在“蚁穴”。而那些“蚁穴”经过溃堤之后虽然被清洗了不少,这篇文章的作者也从佛家吸收了许多理论上的营养,但从这文章中仍然可以看到那些“蚁穴”的踪迹。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irene010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29 积分:468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2-08 18:33: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2 21:51:56

没有听说过张啊。'蚁穴'是神马样的风格呀?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世界因为修炼而更美丽......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云卷云舒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8 积分:100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05-26 21:29:3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2 22:18:57

很好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3 10:52:25

【许多修行人厌恶自私自利,总想主观地消灭自私自利,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违背了道。】
这话道出了众多修炼者的通病,那确实是不可能的,主观越是想消灭自私自利,结果越是会陷入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和大公无私是互根并存的同一事物,如果消灭了自私自利,大公无私也就不存在了。】
这句话有问题。互根并存是“自私自利”及“大公无私”这两个概念,而不是它们的实质。当没有了公与私的对立之后,一切圆融无碍,那是真正的大公无私。“大公无私”的概念消失了,并非大公无私不存在了,相反,它变成了真实,只是“欲辨已忘言”。

【公有制和私有制也是互根并存的,如果消灭了私有制,公有制也不能成立。这正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解体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违背了万事万物“阴阳互根”的宇宙根本规律。】

这个完全是张的说法。按照他这个说法,阴阳中的阴消失了阳必然也消失,反过来阳消失了阴也必然消失。

那么,我们来看看夫妻构成的阴阳。一般认为夫是阳妻是阴,那么,丈夫死了妻子是否就得死?或者,妻子死了丈夫是否就得死?

“如果消灭了私有制,公有制也不能成立”,这样理解阴阳互根,完全就是在玩概念游戏。

如果母系社会消失了,父系社会就不能成立了吗?

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解体的原因,并非私有制消失会导致公有制不能成立,而是人们执著于现实形式的努力,根本没有去触及自私的根源。自私的根源是什么?自私的根源是自己与现实的对立。“马列主义的手电,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当然只能带来私欲的膨胀了。

当一个人打破了自我与现实的对立之后,他自己其实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甚至“共产主义社会”。而如果没能打破这个对立,就算全世界别的所有人都已经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他自己也依然生存在“奴隶社会”,艰难地被现实奴役着。

张大概是在十年前发表了这些观点,并在美国组织了个“影子政府”,自己当“总统”。从此,他就彻底走向了混乱并最终覆灭。

张对大道的理解和运用,总是看起来非常高深巧妙,却在根本之处南辕北辙。一代宗师,恍如金庸笔下的欧阳锋,武功盖世却阴阳错乱。

他所领悟到的许多东西很值得我们借鉴,不过金光闪闪背后又是陷阱无数。

他的学生中比他柔和的比比皆是。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人天生气质的差异,另一方面是没像他孜孜不倦地去“开天辟地”。一旦走上他“开天辟地”之路,想要保持平常心基本没有可能。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石鼎散人
  8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52 积分:655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08-11 11:07: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3 14:54:58

以下是引用齐物先生在2011-10-03 10:52:25的发言:
张大概是在十年前发表了这些观点,并在美国组织了个“影子政府”,自己当“总统”。从此,他就彻底走向了混乱并最终覆灭。

张对大道的理解和运用,总是看起来非常高深巧妙,却在根本之处南辕北辙。一代宗师,恍如金庸笔下的欧阳锋,武功盖世却阴阳错乱。

张的最后几步走得异常混乱,乃至相当一部分他的学员也不能认同。很多学员认为美国的那个张是个冒牌货,真正的张宗师早就隐入深山继续修炼去了。

还有几个死硬派认为张并没有死,只是借车祸趁机遁去,或是玩了一次“尸解”。

 

张和佛祖的一个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把自己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都认为自己传播的是无上法门。而张早年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安详、睿智的气质,逐渐变成了暴戾。用他自己的术语,是从“大道似水”,变成了“金刚勇猛”。“三不三依”、“八德八念”……一个个耀眼光环背后,居然孕育出了个大总统,的确有点搞笑。或许这是张用他自己的一生,验证了他领悟的“阴阳互根”理论。

 

2002年先生和老土等人对张有过一次精彩点评,不觉十年过去,斯人已逝,一场轰轰烈烈的“开天辟地”活动,可以休矣。



谁说净土远在天边,却见笑脸总在人间。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3 16:15:50

【所谓求解脱,修行人总是迷惑在肉体和灵魂的解脱上,真正的解脱,是要把你那真我本性从重重障碍中解脱出来。能超越三界的是真我本性,而不是肉体和灵魂。 常人所讲的灵魂也只是本我的外衣,仍是物质(阴性)的。相对肉体来说,它似乎是真我,但相对本性来说,它只是真我阴性能量的外衣。
只有见到真我本性才算彻底的解脱。那么,要想见到真我,首先须忘掉肉体和灵魂这个假我。忘我就是要消除自我个性,只有消除自我个性,才能回归平等的整体。忘我是回归自然的捷径,忘我是成佛的前提。 佛教最高的修行方法就是“心的觉悟”,而不在你做了什么。真正觉悟后,戒律也没有什么好戒的,妄念也不妨碍修行。妄念刚起,即已觉知,妄念已转为菩提。觉悟后可使你时时在警觉之中,一只脚刚离道,已经觉知,立即收回,则使你时刻保持在道中。】
这个完全继承了张的修炼路子,张的神通广大便是从这里产生的,他后来的混乱也是源于此。

这段文字里面所谓的“真我”,在佛教八识系统中,对应了第七识“末那识”,它在阿赖耶识与其它各识之间传导信息,从而产生了“自我”感觉。修炼以这个为核心,可以在极短时间里面变得非常强大,所以张传了很多“速成法”,甚至还有号称能够一步登天的“圆顿”法。

以末那识为修炼核心,短时间在现实里搅起狂风大浪得名得利并不奇怪,轰轰烈烈的事业成为昙花一现也很正常。其实,这种修炼路子就是西方流行的“吸引力法则”。以前有朋友问我为何从来不提吸引力法则,我说那虽然看起来很美,但还是少给这个世界惹麻烦了。

肉体也好,灵魂也好,这文章里所谓的“真我”也好,全都是假我。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石鼎散人
  10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52 积分:655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08-11 11:07: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03 16:56:20

请教先生:

1、如何观察并区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通过禅定吗?

2、“阿赖耶识”是每个人独有的心念,还是指众生共有的、能够影响众生的群体意识?

3、修炼是以“阿赖耶识”为核心吗?修炼的目的是否就是不断净化“阿赖耶识”?

4、“阿赖耶识”是人类的终极核心吗?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心念?



谁说净土远在天边,却见笑脸总在人间。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总数 34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