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健康乐园生活交流休闲广场 → [转帖]转发一个关于元宵、汤圆的有趣说法


  共有3379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帖]转发一个关于元宵、汤圆的有趣说法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转帖]转发一个关于元宵、汤圆的有趣说法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19 16:33:52

在古代,当朝的一个奸臣为了能长久把持朝纲,按高人指点从多重角度入手发明了元宵。配合其编造的神话哄骗皇帝食用,意在使皇帝元气消散,精神恍惚,不理朝政…奸臣果然达到了目的。

 

皇帝英年早逝后,其幼子即位,奸臣又以佐政大臣的身份继续独掌朝纲。然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奸臣的奸计被一忠臣识破,奸臣及其党羽均被满门抄斩,元宵在宫内被列为禁物。   

 

[“元宵”是“元气消散”的谐音,另外此物一口咬下去,里面的东西就象肠子肚子一样流出来,开膛破肚,也是元气消散的意思。

 
还有进食糯米类的食物本身就会对身体构威胁与成损伤。

 

元气的损伤与消散从中医学的理论上讲,又有多方面的导致因素,如外科手术直接打开胸、腹腔导致;重病的导致;思想意识的导致;行为的导致;身体损伤的导致;等等。在所列的者5种因素中,吃元宵或称汤圆(也是大伤元气的意思,后来做法稍有变化)至少能通过后三种途径构成对身体元气的损伤与消散]

 

若干年后,天下有渐乱之势,皇帝为了掌控天下臣民,以保江山永固,在一大臣提议下将元宵配上新的神话传至民间,然百姓芸芸众生,各有喜好,又怎能全都经常食用?故皇帝又得高人指点,以一年中对人体磁场影响最为强烈的正月十五作为元宵节,百姓都要食用。而在皇宫贵族中,元宵永远都是禁物。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眼见百姓精神涣散,颓废倒退,外族入侵,一知情大臣提议:在全国范围内禁食元宵,然皇族的命令岂能朝令夕改?而且,皇帝担心百姓禁食后又会揭杆而起,故迟迟不做决定。

 

后来又在一大臣提议的建议下,为唤醒颓废的百姓,又不致使他们作乱,皇帝颁令:正月十五除了是元宵节外,还是花灯节。这一天及其前后除了要吃元宵外,还要赏花灯。灯光能和月圆之夜的特殊磁场及人体的意识产生一定作用,以召唤他们颓废的心。而继续吃元宵,能继续消散他们的元气。

 

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掩人耳目,皇宫内不再将元宵作为禁物,正月十五也会煮很多元宵,但那都只是摆设而已,最后吃掉它们的都是宫女和太监。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没有皇帝及其亲信吃过元宵的记载…

一直到了清代……

 

有正史记载的皇帝吃元宵是从咸丰开始的。他的儿子同治以及后来的光绪也都酷爱吃元宵。在他们以前的道光、嘉庆、乾隆则从未食用过元宵,有野史记载说雍正当皇帝后曾从民间带回宫里一个有夫之妇,受此女影响曾吃过元宵,但从未被正史(清史稿亦存在争议)所证实。康熙不曾食用过元宵是能够得到证实的,而他的父亲顺治则无从考证,再以前的皇太极和努尔哈赤(未称帝)都还没入关,就不可能吃过元宵了。

 

一直到现在,仍仅有极少的人知道其中的奥秘,他们是断然不会吃元宵或汤圆这东西的。当然,他们更是不会轻易告诉别人的。

 

如果有一天,你拎者元宵去看望某位朋友,离开后发现忘了拿自己的车钥匙又回去取时,发现你送给他的汤圆不见了,那么可以肯定,他已经把它们倒进了马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2-19 16:37:40编辑过]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齐物先生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13 积分:158314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6-08-17 15:13: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19 16:42:14

本来打算元宵节时转上这篇文章的,但想想还是等大家吃过了再发吧,省得有人真把已经买来的元宵倒入马桶,或者皱着眉头惴惴不安地吃。

 

大家来研究研究,这元宵吃下去是否真的会元气消散呢?



平等,即齐物

万事万物本平等

我们的心却经常觉得不平等

心先病而致百病

齐物,则百病自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和谐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34 积分:5181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1-16 19:33: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19 18:38:16

元宵节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
  

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
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
  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该习俗始于宋朝。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海散人
  4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北海散人
等级:版主 帖子:1409 积分:14661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6-10-08 20:31: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19 18:45:06

让推动大多数人运转的"怨气"消散一部分,会增进社会稳定和谐.支持吃元宵.

没有怨气的朋友,多吃元宵,散掉自己的执着,可以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大自然.



我自然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和谐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34 积分:5181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1-16 19:33: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19 18:46:21

上面资料来源于网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一段“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我的理解啊,上面这段与元宵原始之意有关。所谓元宵者,元者玄也,玄者黑也;宵者消也,功夫界经常把不好的病气描述成黑气,应该有一定的事实基础,所以说,元宵节者,消除病气的节日。同样的,点灯点火把、猜迷揭真理也是为了增加光明,消除黑暗,取意也同于上。汤圆,咬破了黑褐的内馅出来了,也一样是祛除病气的意思。上面所说的结伴而行,当然取意是正盛邪去。

 

还有,糯米甜食之类,进食过多能壅积助湿,但适量食之,则本是补脾之品。

 

“有正史记载的皇帝吃元宵是从咸丰开始的”,但之前没吃元宵的王朝一样要改朝换代,这说明了没吃元宵也一样解决不了内部矛盾积累所产生的换代趋势,一样也说明了所谓元宵是消散元气之说的荒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2-19 19:08:15编辑过]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路绽放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34 积分:233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9-18 09:43:2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19 22:37:36

这个有趣。

过年前年二十九,我给家人买了一包汤圆,我吩咐妈妈年三十晚上不用包汤圆来拜神了,就煮这个年初一也可以吃到了。

结果妈妈还是包了,但我也没吃到。过后就忘了放在冰箱的汤圆了。

直到快元宵了,才想起来那包汤圆,可是已经变质了,结果全家人元宵那天一个汤圆也没吃到。

呵呵。

糥米对身体构威胁与成损伤?冬天吃糥米不是有暖身体的说法吗?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谷虚
  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94 积分:421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02-16 21:06: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19 23:11:29

信则有不信则无.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DY82234303
  8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535 积分:347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03-19 15:40:0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20 10:29:37

确实会元气消散, 而观想吸收月之精华有补益,不知不同个体生命的体会是不是有不同.

我元宵节晚上吃了元宵.16晚上时看到月光照进来觉得很美好 不由自主地就观想要吸收月之精华.当时浑身颤抖。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所以吃了或没吃 知道或不知道这个理 都是大自然有安排.都是很美好.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云淡风轻
  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56 积分:4491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01-29 14:36:4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20 20:56:55

很多人吃了元宵,确实会导致一些元气消散,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那些吃了元宵会有元气消散现象的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贪。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冥天池
  10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015 积分:622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02-14 12:49: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02-20 21:02:57

一个面皮包点陷哪里来的毒,说回来就算有毒,吃了又如何?我们吃的哪样没毒。

 

散怨气,散元气,都是自己骗自己把式。

 

没毒的东西所有人都认为有毒,那吃下去也很有可能致命。没有啥含量的脑白金被人们一吹捧,竟然也有几分效力。呵呵什么缘故?

 

先生也开始挖坑了,掉进一大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2-20 21:07:57编辑过]


我心似红莲 扶摇任天然 何物堪比伦 悠悠碧空远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总数 73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