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健康乐园大同之道性命双修 → [转帖]愤怒青年德山宣鉴--灵山居士


  共有626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帖]愤怒青年德山宣鉴--灵山居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谷虚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94 积分:421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02-16 21:06:39
[转帖]愤怒青年德山宣鉴--灵山居士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04-05 00:00:35

愤怒青年德山宣鉴

      一般来说,禅宗祖师们的行为都表现的非常反叛,他们经常做出些惊人之举,也经常说一些让一般佛教徒听了会立即休克或者心脏病突发的话。不过很多人对此抱有非常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觉得禅师们这么做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事实恰恰相反,禅师们的惊世之举往往只是为了打破你的成见。而那个成见则是你解脱路上最大的障碍。但你并为认识到这一点,你还为你的成见而沾沾自喜。并未发觉你已经沦为他的奴隶。禅师们所做的就是打破你的牢笼。当然因为禅宗并不存在固定的形式,因为在禅宗看来,任何固定的形式都有可能成长为你新的牢笼,所以禅师们打破牢笼的方式也是千变万化。有些禅师们打破牢笼的方式比较温柔,有些则显得非常粗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风格。这其中就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拆牢专家。那就是德山宣鉴禅师。假如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德山宣鉴无疑是一位激进主义者。用中国人的语言方式来形容他,那就是一位愤怒青年。他应该算是禅宗里呵佛骂祖的祖师爷。愤怒青年德山宣鉴曾经这样表达了自己对佛教里那些大名鼎鼎人物的看法,德山宣鉴禅师说:“我对先祖的看法并不是这样,我这里没有祖师也没有佛,达摩是老骚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棒,文殊普贤是个担屎汉,等觉,妙觉只是破除执见的凡夫,菩提,涅槃是拴驴的木桩,十二二部佛经是鬼神簿,是擦屁股的废纸,四类果位,三类贤者,初学佛者以及十地圣者则是守古坟的一群鬼,自身难保。”相信很多佛教徒看到这里都会感到非常的晕,假如你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假如一个对佛教哲学有兴趣但是对佛教神话持批判态度的世俗学者看见这段话,会觉得非常开心。因为他认为他找到了非常好的例证可以证明佛教内部也有人认可他的看法。不过由于缺乏实际修行的经验,世俗学者也就没有任何可能看懂德山宣鉴禅师在说什么。他只会认为德山宣鉴是个敢于挑战佛教权威的勇士。这不能不令人悲哀。假如我们要知道德山宣鉴想要表达什么,首先要明白禅宗的见地都是非常接近绝对真理的,也可以说佛教最高的见地存在于禅宗和密法之中。因为绝对真理的不可描述性,决定了我们只能描述一个类似的绝对真理。禅宗所要描述的也是绝对真理的模型而非绝对真理。因为禅宗祖师一般都不绕弯子,他们所说的一般都是离绝对真理最近的见地,所以他的听众也都是束缚最少的人,你可以说有资格听禅宗祖师讲话的基本上都是根器非常好的人,对于这种人,间接的教授就显得多余而不合时宜。他们需要的是相对直接的教授。他们往往只剩下最后一点束缚,这个时候,愤怒青年德山宣鉴就出现了,用他那段话把他最后一点束缚摧毁无余。没有祖师也没有佛,假如有祖师有佛的话,那就是二元对立,实相是超越任何二元的。通常我们都很极端,我们认为事物非此即彼,佛陀给我们一把刷子的目的是用来刷去我们所有的尘垢,当我们已经刷去所有的尘垢之时,这个时候要作的就是把刷子扔掉,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我们不应该继续拿着刷子,除非我们打算当装修工人。不过很多人却对刷子产生了感情,拿在手里舍不得扔掉。这个时候,刷子就成了尘垢。大乘里面对这种态度持批判态度,这属于“意执佛法智慧”,是大乘所列出来的十个黑名单之一。假如我们查查佛经的原文,就会发现佛经里称呼它为“菩提法智魔”。之所以把他列入黑名单,是因为我们把毫无自性的东西(刷子)当成了有自性的东西。当佛陀给你这把刷子的时候,他知道假如告诉你刷子也不存在,你会非常震惊,你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刷子也不存在的话,你就只能用手去对付那些尘垢。因此佛陀会告诉你,刷子是存在的,尘垢也是存在的,当你把尘垢清除的差不多的时候,你才有资格知道刷子不存在,尘垢也不存在。你甚至不必把刷子丢掉,因为你无法丢掉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也无需丢掉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比如你无法去丢掉空气。
     

      由于轮回和涅槃仍属于二元对立,所以当我们意识到刷子也不存在的时候,也就是意识到了涅槃也应该丢掉,假如你不丢掉他,他就会成长为拴你的木桩。德山宣鉴的话就是把一切都打的粉碎,这样你就没有任何可以拿在手里的东西。禅宗是非常直接的教授。对于有些弟子,甚至连刷子都不用提。一般来说,佛教的绝大多数教法都是间接的。间接的教法是由于我们非常难以接受直接的教法。间接的方式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就像是我们追女孩子,假如一见面直接告诉她:跟我结婚吧。人家多半会被你的直接吓跑。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采取间接的方式,比如一起吃个饭,或者一起去某个地方游玩。以这种间接的方式逐步达到你要达到的目的。因此佛陀才会先给我们一把刷子,然后告诉我们我们必需像装修工人那样去刷去尘垢。比如净土宗的修法,就需要走极乐世界的中转站。这就是间接的教法。

 
      至于你所需要的是间接的教法还是直接的教法,则由你的资质决定,有时候我们非常渴望可以接受那些直接的教法,甚至我们希望什么也不作每天睡大觉,遇到一位大禅师,然后听他说几句一般人听不懂的话,或者用木棒在我们脑袋上打一棒,然后我们就大澈大悟了。再然后我们还是什么都不作,每天逍遥自在看电视剧跟朋友吃饭。不能说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但是在我们什么都不作之前,最好还是作点什么。比如没事还是多想想所有的众生(包括每天找你碴的那个混球)都是我母之类的,或者想一下美女一百年之后的样子,或者每天多吼几声那个叫阿弥陀佛的人的名字,这样作的好处是,或许会让我们遇到比较直接的教法的几率更大一些。一般来说,“什么都不作”是个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我们总是让自己作点什么,即使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候我们还是在思考着那个混蛋今天怎么不理我之类的问题。假如我们希望达到什么都不作的境界,还是先作点什么比较好。
20:21 2006-3-29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