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先生在肉体修炼里,讲解了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由于原贴太长,故单发一贴,以飨各位。
道与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面,从来都不曾分开过。人们为了讨论方便,生造了“道”与“术”这样的概念,而这两个概念产生之后,各执一端的人就开始了喋喋不休的辩论。执着地想把大道与技术分开来,不理会大道而只取技术为己所用,想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不过,砸到的是自己的脚,疼的也是自己的脚。
《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许多人都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技术问题,所以总急于知道具体的技术如何操作。可是,心未正,以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未诚,又如何能正其心?
在我们这“生命再造工程”中,关于对“现实的一切都没有错”这段话的理解,就是正心,这个做到位了,慢慢就会发现原来这边并非虚无缥缈地讨论一些道理,而是有一整套非常完整的技术系统。不理会这一步骤而一心只想知道具体技术者,其实就是“意未诚”,心浮气躁,看不到正心之重要性,自然没有办法正心,更不可能登堂入室。想启动再造工程的朋友必须先认真回复关于“现实的一切都没有错”这段话的态度,认真推敲每一个字眼即是“诚意”,在这过程中心气渐渐收敛澄清;经过反复推敲、组织文字,最后觉得心中满意了再发上来,这瞬间得到了“正心”,然后马上放弃脑海里的那些念头,放松感受身心感觉的变化,就顺利进入了修身阶段。
意难诚者怎么办呢?“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什么是致知呢?致知即是明白事理,明白具体怎么样做。道理弄明白了气才会顺,才会踏踏实实去操作,按要求操作才能达到收敛心神的效果,即诚意。
那么,怎么明白事理呢?“致知在格物。”什么是格物?“格”的本意是“阻止、搁置”;“物”是纷繁芜杂的万物。把万物暂时先搁置到一旁,就是超然物外,不被具体的一堆事务所纠缠,这时候心灵才会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容纳原来看不明白的一些道理。脑子里想着技术,想着自己原来懂得的那一堆知识,想着是非,想着炒股发大财,想着齐物这个人有什么本事,想着齐物哪边不对了应该反思,已经塞满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又怎么可能得一个小小的空档来了解自己原来不曾想到的道理呢?
“致知在格物”这句,现在的解释多是说:“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以获得理性认识。”这样的解释问题很大,请问:意未诚、心未正,又怎么可能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呢?
譬如小孩子的启蒙,能让他们自己去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以获得理性认识吗?中国传统教育都是先把顽童暂时从他们贪玩的物事中拉出来(格物),老师才好教他们读书识字(致知),在反复朗诵文章之中渐渐去除了杂念(诚意),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正心)。
乐子前来健康乐园做客,齐物当然非常欢迎。不过,看他来网站第一个帖子纠缠的是3月份时齐物在野百合网站戏耍一事,听起来很是耿耿于怀啊,也太难为他了,费了近一年,还没想明白齐物发那些帖子的用意。
看了当时齐物的那些帖子,估计野百合的许多朋友都会觉得齐物争强好胜、无理取闹:人家乐子很认真地要跟我讨论一些关于预测的见解嘛,我怎么不紧贴他的思路跟他仔细讨论呢?最后还非常不留情面地把野百合的总版主给涮了一涮,野百合众兄弟能不狠得牙痒痒的吗?
呵呵,关于其中奥妙,在此就不说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琢磨品味。
第一个帖子揣着心事愤愤不平,第二个帖子跟到了肉体修炼后面,这确实是合情合理,因为乐子一心关注的就是技术问题,过了这么长时间依然没有变。齐物有时候确实很混蛋,你关心技术问题,我偏偏挑战你的心性,看看你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能驾驭得好你所神往的技术。
乐子气走了,这样也挺好,省得健康乐园的诸位被他带入技术的陷阱里面去。当然,如果能把这边的朋友带进技术陷阱中,也很好,因为不经火炼怎么出真金嘛。不过齐物相信乐子有一天确实会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真正看明白自己关心的那一切。那时候如果乐子需要,齐物自然会向乐子负荆请罪。
原贴地址: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1125&page=0&sta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