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性命双修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8) ---- 周老师谈心法主要观点集萃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1717) |
-- 作者:一马平川 -- 发布时间:2010-10-20 07:13:05 -- 周老师谈心法主要观点集萃 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定相叫相貌。 在这个世界里,本来人生是一场戏,活的是糊涂(不执着),活的不是认真(执着)。 自然力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四、自然力有倾向性。 五、自然力有不可违背性,谁违背它就会受到惩罚。 八、自然力有对人们的考验性。记住,一般招灾前肯定有一个闹心或不顺的心情,往往都伴随着一次吵架,然后灾难发生了。 九、自然力有提示性。提示的时候应赶紧找自己的毛病,别再较劲,不然疾病和挫折继续惩罚你。 十、自然力有很残酷的一面。 心能生万法,心情是万恶之源,只有灭了心情才自在,能量不外泄。 担心就等于咒骂,诅咒。 输入好程序一定要平静,不能生盼望心也不能生担心,因为盼什麽什麽不来,怕什麽什麽来。 不能执着于爱(指世俗之爱,非广大无私之博爱),也不能动恨心,爱恨不两边才叫中庸之道。记住,平静才是最大的爱!如果你要帮助孩子帮助父母,需要用平静心,不能动牵挂心。爱就有牵挂,牵挂的牵字上面是个大字下面是个牢,对方闹心,越对他好对方越像坐大牢一样闹心。 平静方能达到永远,平静就是留住福报,不平静就是福报的终点。 既不能亢奋,也不能较劲。既不能过乐,也不能悲, 你信谁都行,但必须找到错误的根,忏悔改正。 盼望什麽不来什麽,怕什麽来什麽;喜欢什麽不来什麽,怨什麽来什麽。怕等于招,盼等于推。 怕就是促成,就是招魔,就是离所担心的事越来越近,就是制造挫折和灾难。怕是招灾的东西。担心、胆小怕事的人容易得肾病、心脏衰竭,容易怕冷、冒凉风、身体乏力、脑子迷糊、痛经、低血压……一生是不得志的命。 只有心灵的修为是至高无上的,要想变命就得修心。 以当下为目的就不累,目标越大欲望越大,亏得越大,盼望就是欲望的开始。 胆小的人一生不得志,易受人欺负,正大光明、正气十足才不招邪魔、委屈、打击。心要洒脱,看破、放下、自在,哪里还会有疾病呢? 什麽是“静观其变”?当人骂你时一定要平静,可以自己心里念“平静平静”;当孩子生病时千万不要心疼,越心疼牵挂越易严重;当事业不得意时,只需平静下来,平静地去努力,就会有机会出现。无为而为就能达到目的。 病可以观,事情可以观,人可以观;可以观自己,可以观他人,可以观挫折……不论你有多难的事都可以观。观这个字很有意思,没有目也没有心,就是不能着相不能执着。但是别人给你观不如自己参的功夫效果好,要先参后观。 有的人不敢与人争,那不是真正的谦让,有能力而不争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战胜他人并不算本领,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功夫,能向自己欲望宣战的人才能修成正果。 自然力是大能的,他不怕你强硬,就怕你随和谦让。气恨心重的人命很惨;随和谦让的人命好,得天道。 心情可以利万物化万物,心情能滋养我们,心情病了身体才会病,身体是心灵的显示器。 最大的灾难能促使你改变自己的命运。 凡是主得了天下的人都是那些拥有平常心能平静的人,能笑到最后。 喜欢也是病,烦还是病,人生只能没有心才是没有病。应像水一样清淡人生,对什麽都要淡。 平衡有个滞后期,往往选择最残酷的时候平衡、惩罚你。 真理往往在俗人认为的相反之处。 什麽叫更改程序改变命运?就是把所有的挫折、打击、不顺、不如意、灾难、疾病……都变做好事理解,这样变命的速度相当快,且能治疗大量疾病。把小人想成佛、菩萨、贵人、父母,过去生怨恨过别人,冤冤相报,错过了一次考试机会,这次冤家聚会,自然力要重新考你一次,就是让你反省,越恨挫折越大。 挫折是有灵性的,它最怕平静,最喜欢较劲,越较劲挫折就翻着番地往上滚。你要害怕挫折它就更加疯狂。 居安思危,往往享福的时候埋下了重大的灾难。 有灾难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种心理: 如果你把最难容忍的人当好人,那麽你的佛性就出来了,佛就是把魔当成佛修来的。 “什麽叫幸福?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告诉你够吃够穿就得,知足长乐。幸福是感觉不是物质, 要经常清理心灵垃圾,清理到一定程度,不仅所有的疾病能消退,而且会给你带来很多潜能,是自主的功能,能自度也能救人的功能,不是魔态的功能 要想获得平静有几个方法: 二、甩包袱法。你信什麽就把包袱甩给谁,信佛甩给佛,信主甩给主,什麽都不信就甩给老天爷,老天爷安排的,再不然就甩给命,命里安排的,我认。 |
-- 作者:山里人 -- 发布时间:2010-10-20 11:13:25 -- 看了,谢谢一马平川. |
-- 作者:清溪钓韵 -- 发布时间:2010-10-21 10:43:24 -- 师父很少说得这么具体。 其实很多时候,说的太具体,反而容易引起矛盾。 |
-- 作者:DY82234303 -- 发布时间:2010-10-23 10:09:06 -- 但说得具体一点 更方便传播. 我发给几位好友共享了 |
-- 作者:北海散人 -- 发布时间:2010-10-23 21:02:13 -- 经济学中有一条定律: 超过半数人掌握某条经济学规律时,该条经济学规律会自动失效。 同样的,给周老师总结的这些条条,只要掌握的人多起来,很快也都会逐条失效的。 正如修炼中的师父教导徒弟,徒弟越来越滑头了,老师原来的招数就不灵了一样。 那什么才是永远不会失灵的“道”呢? |
-- 作者:一马平川 -- 发布时间:2010-10-23 22:02:30 -- 那照楼上的这么说,知道的人多了,宁静就能致近了,自然力就没有思维性了,没有真理性了,没有公平性了。。。。,或者有了其它性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3 22:03:31编辑过]
|
-- 作者:北海散人 -- 发布时间:2010-10-24 00:54:52 -- 我就是这个意思。没有看到这些观点的人,在看到这些观点之后,他们离道反而远了。 |
-- 作者:DY82234303 -- 发布时间:2010-10-24 09:54:53 -- 主要是 现在的人 很多不知道有自然力这么回事 对发生在自已身上的事 只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找原因 或者归结为意外. 他接收不到大自然提醒的信号. 生活容易陷入更大的偏差.
周老师心法 我是在本贴第一次见到 (以前没听说过) 看他总结的自然法则 对于已经处于一定意识层面的人来说 是过于清析 显得不是那么精确 但周老师说这些的本意 应该是面对普罗大众的吧, 普罗大众 对这方面知识的接触 一定是从简单明晰进入的 如果一开始就对普通大众 讲道可道非常道 是也不是 不是也是 是就是非 非就是是 我想普通人只能敬而远之了. |
-- 作者:北海散人 -- 发布时间:2010-10-24 13:08:20 -- 如果作为知识的普及层面,孔子在这个层面做的比较多。结果后世主要将他的论述作为规章制度,并在这个制度下边,继续以更好的伪装做着争名逐利的事情。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人们对仁义道德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大众都嘴上说着仁义道德,心里想着自己的私利。从而各种宣扬仁义道德的言论都不再起作用。当前我们社会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情况。而相比之下,没有出现孔子的很多外国的社会,相比之下,情况要好很多。 |
-- 作者:谷虚 -- 发布时间:2010-10-25 10:40:43 -- 哦,这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