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性命双修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8)
----  如何解决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1437)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10-03-05 20:49:28
--  如何解决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

以下是在百度贴吧里的回复。

 

[我也是不知道是麻木还是放下了。
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抢不过别人而假装不在乎,还是真的不需要。
有时候突然一阵会觉得什么都想要,大多数时候又没什么感觉。
有时候觉得应该要做些事为大家服务,仔细一看又什么也办不成。]

这个需要多感受,少想事情。在脑子上转来转去,没用的,有时候想这个有时候想那个,在矛盾的想法中纠缠,没有意义。

怎么样才能为大家服务呢?雷锋天天都在为大家服务,可是他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在莫名其妙的事故中死亡了呢?你想办成什么呢?为什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首先要做到的是心与天地相交融,否则不管你办成了什么,一时的成功带给你的只能是未来的惨重失败。就如鱼经过小心翼翼地反复试探之后一口咬到了鱼饵,心中一乐:我成功了!然后呢?

自己愉悦才能带给大家愉悦,自己幸福才能带给大家幸福。

幸福怎么得到呢?靠和大家争呀抢呀,争赢了抢赢了就幸福吗?那都是暂时的,就如人们说的那样:赌场上没有赢家。靠勤劳就能得到幸福得到财富吗?赌徒有哪个不勤劳的?还不都废寝忘食。

[正在到来的新世界,不会仅仅精神性的提升,物质的世界当然还会存在,不可能说这个提升是人死光了,都以灵的形式存在。我想不可以完全地抛开物质,就是抛开现实生活来谈提升。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认识到物质虚幻的一面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那也不可能是真正全面的自由。毕竟还有这个身体在,不能安居乐业,身体不会舒服的。
当然了。思想上的问题解决了,物质上的改善也容易办到。据说短缺只是人为制造出的控制手段,世界的真相是取之不尽的完全富足,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我想问下齐物先生。对于精神物质两手抓的问题怎么看。也许可能要说,走都没会,就想要跑了。呵呵。]

再多的物质资源,还不都是为了活得更舒服,也就是说全都是为精神服务。那需要多少物质资源我们才能舒服呢?当我们有了更多的物质资源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舒服了?好像不对呀,因为我们首先要操心着给自己带来这些物质财富的所有人员、装备是不是能运转正常,如果闹了情绪或出了故障就得赶快去调解修理;其次,得时不时地检查一下当初让自己得到这些物质资源的渠道是不是能一直畅通,得用物质以及种种方式去回馈那些渠道,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哪个环节有了疏漏都可能给自己埋下祸根;第三,我们需要了解竞争对手,如果我们神经稍微放松,也许他们就会把我们吃掉,以前的成果就变成泡影不复存在;第四,我们还得想方设法去防备别人对这些财富的掂记,这个更难防,人那么多,你怎么知道谁会盯上你呢?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精神可能舒服吗?我们追求的幸福跑哪儿去了?这已经发展成小儿麻痹症了,不停地用一条腿,觉得它非常有用,结果另一条腿严重萎缩。

是的,确实需要精神物质同步协调地发展,而要做到这样,关键还是在于精神,因为获取物质的操纵者就是精神。精神通过肉体采取各种方式去获取物质,最后想得到满足的还是精神。

可是,我们需要这么费劲吗?人要生存下来,需要那么多的物质条件吗?有人说这地球最适合生存的人数是五亿人,那是不是得把其他的人除掉呢?那么大家说说谁留下谁去死?

古人物质条件差,他们活得没有我们舒服吗?古代太遥远就不说了,说说这几十年。问问那些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们,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是否比他们年幼时舒服呢?几十年前我们的物质条件也是比较匮乏的。

以为自己需要很多的物质条件才能放心,其实是被别人骗了也是被自己骗了。都在互相攀比,所以每个人永远活在不安之中,一刻也不得安宁。一辈子才几十年,我们不好好享受这每一分每一秒,却时时为这个事担忧为那个事担忧,这生活质量是负数嘛。

那么,物质财富少的时候,我们怎么样享受呢?人们都以为享受就是拿着大把大把的钱去挥霍去吃喝嫖赌,那真的享受吗?在那样的生活中,全身所有的细胞是不是舒服的?或者只是大脑里少数的几个细胞觉得快乐?人们都说,痛并快乐着,痛苦的就是那些绝大多数的细胞,快乐的是那些掌握着肢体操纵权的少数几个脑细胞。那几个脑细胞不知道别的细胞是什么感受,只顾自己的感受,等到有朝一日他们病倒的时候,那几个脑细胞失去了控制权,这时候就能感受到所有细胞的痛苦了,那时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这生命,就像一个国家一样。皇帝一个人快乐了,带着下面那些官员也快乐,通过鱼肉百姓来快乐,百姓的苦他们不知道,这是真正的快乐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连酒鬼都懂得找几个人来一起喝,觉得一个人喝不够畅快。

那么,怎么样才是享受呢?享的意思是“受用”,与后面的那个“受”是相同的意思。要“受”,也就是说,要感受,要接受。如果我们全身的细胞已经麻木了,啥也感受不到,那只能用强烈的外界刺激来让自己兴奋,所以什么是麻木呢?看看那些沉迷于更好的烟酒、更精美的大鱼大肉、更高的权势、更多的金钱、更漂亮房子车子女子的人们,那就是全身的细胞正在一步步走向麻木。

“享”还有一个意思是“适应”。也就是说,要去适应地感受,在感受中适应,在适应中进一步感受。如果能这样去做,原来让自己不舒服的,慢慢就会舒服起来,而原来让自己舒服的呢当然不会变成不舒服。这样下去,我们自然就能越活越舒服。而一个身心愉悦的人,他的创造力要比装着一堆担忧的人要多得多,他还会发愁生活没着落吗?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太多,因为境由心生,大自然会安排给他足够的生活来源。


--  作者:水灵儿
--  发布时间:2010-03-05 22:53:36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南冥天池
--  发布时间:2010-03-05 23:26:48
--  

对于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看待的

 

物质挺好 需要去通过生命的工作来获得

精神的愉悦在于获得物质的活动当中 能够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去真正的主控自己 主控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不要说这个很容易 其实很多人都是被欲望 被物质 被自己的工作控制和绑架的

 

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和创造呢 道德经里面有句话 写的真是很到位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你去做了 去追求了 去创造了

 

但是请不要以为这就是必须属于某个个体生命的

 

不要想着去主宰 去绝对的拥有什么 世界是大家的 

 

铁锹被某人 用了几十年  又被打成锄头

 

自然是大公的 明白这个 就不容易心态不好了

 


--  作者:xianliling
--  发布时间:2010-03-05 23:27:29
--  
求学时代和刚进入社会时,总想着给自己做“加法”,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财富,增加自己的物质,增加自己的人际等等,觉得这些东西才可以为年轻的自己筑起一道安全的墙,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增加法码。一天天却觉得自己被这些东西弄得紧张、疲惫、焦虑和忙碌,因为这么多东西需要我去维护和管理,而且这一道墙它挡住了阳光,挡住了前路,我的心失却开阔、自由和愉快。近年来,累了,病了,也静了,静静思考,在健康乐园里阅读、领悟,我需要做“减法”了,减去心的羁绊,让身心真正愉悦,“而一个身心愉悦的人,他的创造力要比装着一堆担忧的人要多得多,他还会发愁生活没着落吗?”她还会发愁自己的未来没有安全感吗?“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太多,因为境由心生,大自然会安排给他足够的生活来源。”
--  作者:山里人
--  发布时间:2010-03-06 13:16:37
--  

知足就好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10-03-06 15:55:43
--  

在百度吧里看了一遍了,在此再看一遍,值得品味。

生活象大海,潮流与暗流涌动。人在其中,常常不知一下子就被哪股巨流给卷走了。随波逐流撞上暗礁才停下来,又不知以后该怎么漂。

搞明白还是很重要的事。

在一切向钱看的潮流里,如果你想拦住一个忙碌的浪花,追根溯源地请教几个根本性问题,它是不会有时间,有耐心理你的。

齐物先生像海上的灯塔,从来不怕你追根溯源地请教问题。有些问题,我是不敢去问忙碌的浪花的,会被它们嘲笑为神经病。但是可以问灯塔。


--  作者:寻找自己的人
--  发布时间:2010-03-07 09:10:03
--  

“一辈子才几十年,我们不好好享受这每一分每一秒,却时时为这个事担忧为那个事担忧,这生活质量是负数嘛。”真的好像是在说我,道理是知道的,就是做不到。

“而一个身心愉悦的人,他的创造力要比装着一堆担忧的人要多得多,他还会发愁生活没着落吗?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太多,因为境由心生,大自然会安排给他足够的生活来源。”这句话,好似齐物先生告诉我们如何去做到放下。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10-03-07 10:50:34
--  
以下是引用寻找自己的人在2010-03-07 09:10:03的发言:

“道理是知道的,就是做不到。

从简单的开始。

说个好玩的事给你听。人在压力大的时候可能会得强迫症。小时候我就有段时间有点这个症状了,每次大人都强调出去一定要锁好门啊,一定要锁好啊,一定要锁好啊。结果我就得了小小的强迫症,每次锁了门,刚走了几步就不能确定是否锁好了,于是返回去看,查看确实锁好了,可是走了几步又不能确定是否锁好了,结果又返回去查看。如此反复几次,自己很受折磨,被同伴看到了还会受到嘲笑。

前几天我又犯了小小的强迫症,我在单位里把一些重要文件锁进了保险箱。但是刚过了几分钟,我又不是很确定已经锁好保险箱了。这时候我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回去检查,二是相信自己的心。我想如果我还没能做到把一切都交给自己的心,那么就从小事开始交吧,把这个小事交给自己的心。其实我的生活是由我的心来操纵的,并非我的头脑。于是就心安理得地继续干别的事了。

从这样的小事开始尝试,我逐渐发现其实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心在与大自然的心相沟通而安排的,只要多观照这个沟通过程有没有问题,就可以了,别的尽管放下,担忧也没用。担忧多了,轻者得强迫症,重者就出大毛病了。


--  作者:DY82234303
--  发布时间:2010-05-06 15:30:27
--  

我们每个人可以看一看自己周围的人 一脑袋聪明的人 总是过得很曲折  一脑袋傻愣的人倒是过得很安乐..   呵呵


--  作者:金色翅膀
--  发布时间:2011-02-05 13:28:32
--  

来这里一段时间,心态好了许多,不会再被什么事情压抑得透不过气来,简单和快乐!

继续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