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人生罗盘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6) ---- [转帖]什么是道?什么是禅?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6&id=907) |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08-04-01 13:56:52 -- [转帖]什么是道?什么是禅? “得道者不说道,成佛者不说禅。” 师姐,这可是方便之言了。禅宗“不立文字”,何以有那么的语录呢? 没有得道,没有成佛。先人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我们当努力不止了。 如何体道?老子说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朋友们,收敛我们的心神,少思寡欲,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混而为一。这就是具体体道的方法。 禅是与“真如”相契合的定境。真如,大体与“真实”同义,指宇宙万类普遍共具,不变不动的本性,本来面目。大乘佛教诸派的经论撰述,都说真如离言超验,非任何要领所能诠表,非任何心理活动所能相应,只有“离念”而达“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任何要领及心理活动,方可“自内证”。自内证,指心与真如契合无间,所谓“智与真如平等平等”,这种体验非属常人心理活动和知识范围内的东西,只能说它“不可说不可说”。现代哲学、宗教学,即使承认有这种主观体验,一般都称之为“神秘主义”。 《坛经》提出“菩提只向心觅,何劳身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此说即是通向禅道的方法和主旨。 道和禅自有相通之处。阐明也自是引人入胜,让我等有可奔之方向,方向不明,纵使千万劫的实修,离道远矣,参禅谬矣!实修即是用身、心去体悟。人生观决定了处世为人的方法,闭门死修,吃再多的苦,都不能为内修打下基础。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进入修真的深层领域,否则是欺心自误,那不是真正的得道,内修即是修品德,若无高尚的品德为基础,就难以窥见道之门庭,禅之幽悦,更无法登堂入室。所以内修加外修(身体与心理同时进入的实修),是自我筑基,修品德不是装饰门面,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自始至终的必修课,来不得半点虚假。 作者:非说所说 注:这篇文章,转自野百合社区。写得非常好,所以齐物就顺手牵羊了。因转载时未与野百合及作者商议,如果野百合或作者对此提出疑义,齐物当立即删除。 |
-- 作者:杂谈 -- 发布时间:2008-04-01 21:18:12 -- 受益! |
-- 作者:清溪钓韵 -- 发布时间:2008-04-01 21:38:02 -- 哈哈,吾未达水平耳,不敢胡扯。 |
-- 作者:caiii1082sy -- 发布时间:2008-04-03 23:29:15 -- 通过书籍,我们知道了千百年前发生的事情。 通过电视,我们知道了千万里外发生的事情。 “道”应该就像电视,书籍一样。 具体能给我们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没得道。 就像如果没有书籍,我们不能想象秦皇汉武的丰功伟业。 个人对道的看法 |
-- 作者:晓辉 -- 发布时间:2008-04-04 06:03:08 -- 没看懂多少,还有种越看越糊涂的感觉。。。 ![]() ![]() |
-- 作者:清溪钓韵 -- 发布时间:2008-04-12 20:35:31 -- 道啊,大得无边无际,这正如我们的思维可以跟着书本回到夏商周时代,跟着电视去到大千世界; 道啊,小得微不足道,谁叫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呢?尽管有人每天不察觉,它还在我们身上。 |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08-04-14 13:25:37 -- 道,有无数种理解方式。禅,有无数种参悟方式。 一切都是道,一切都有禅。 无道,也无禅。 苦修却不修,不修却自修。 人不修道,道自修人。 妙不可言,尝者自知。 |
-- 作者:晓辉 -- 发布时间:2008-04-15 05:33:50 -- 以下是引用齐物先生在2008-04-14 13:25:37的发言: 道,有无数种理解方式。禅,有无数种参悟方式。 一切都是道,一切都有禅。 无道,也无禅。 苦修却不修,不修却自修。 人不修道,道自修人。 妙不可言,尝者自知。 人生就像一个游戏,就算你不想玩别人还是想玩你。 所以还是好好投入,和大家玩玩吧! |
-- 作者:杂谈 -- 发布时间:2008-04-15 16:54:22 -- 好深奥,还得琢磨琢磨 |
-- 作者:晓辉 -- 发布时间:2008-04-16 06:54:49 -- 以下是引用杂谈在2008-04-15 16:54:22的发言: 好深奥,还得琢磨琢磨 杂谈朋友是个明白人。 游戏人人都在玩。有些是被动的在被玩,有些是主动的去玩。 杂谈要问问自己想怎么玩。同一步棋,里面的精神不同了后果也就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