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人生罗盘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6)
----  你迷信吗?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6&id=771)

--  作者:小娲
--  发布时间:2007-12-27 15:21:58
--  你迷信吗?

    有人问:你迷信吗? 回答这个问题,要清楚什么是迷信。

    我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盲目肯定,二是盲目否定。前者是公认的结论,后者有时并未在意。 

    提起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周易文化,很多人脑海里最先跳出的词语就是“迷信”,好象“周易”等同迷信一样。认为“周易”是迷信的人,这些人十有八九从未读过“周易”,不知道“周易”是什么。 

    遗传物质“DNA”人们耳熟能详,在人们心目中那是科学的东西,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每个人一出生,都带有特定的DNA信息,这种遗传密码的破译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特别是遗传病的治疗问题,对此无疑义。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和DNA具有同等作用的名词,那就是“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同样包含人的遗传信息,从中可以破解人的遗传病根源,甚至可以推测某人今后容易患上什么样的疾病。这一基本原则成为了中医“五行”学说研究的基础。

每个人一出生,都带有特定的DNA信息,这种遗传密码的破译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特别是遗传病的治疗问题,对此无疑义。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和DNA具有同等作用的名词,那就是“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同样包含人的遗传信息,从中可以破解人的遗传病根源,甚至可以推测某人今后容易患上什么样的疾病。这一基本原则成为了中医“五行”学说研究的基础。

    认为“DNA”是科学,“五行”是迷信,大致两个主要因素 

    第一,“五行”学说历史悠久,几千年了;“DNA”是近年才有的东西,是外国人提出来的东西、讲究科学的,而越是古老的东西,科技含量越少。持有这种思想的人不在少数,有人从中国历史上数百年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事实中得出结论:中国人奴性足,容易被驾御。还有人说起中国人崇洋媚外,这种崇洋媚外的现象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每年在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拨给大批科研经费从事科学研究,科研成果却首先以外文的形式在国外发表,让外国人先看;国内各种权威机构也是把文章是否在国外发表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从官方到民间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潮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古老”并不能等同“迷信”,过去和现代其核心内容完全相同。道家老早就说,月球的一天一夜,就是地球上的一个月。现在科学证明了的确是这样,不过现代外国人讲有人信了,而我们祖先讲得那么肯定、那么早,却不相信。

    第二,人体的“DNA”信息要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才能探测,而人体的“五行”信息则通过“出生年月日时”就可以推演出来。人们认为,这种推算“五行”的手段不科学。“出生年月日时是否与疾病有关系”,这是英美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英国医学杂志》登载的格尔格·埃伯斯教授的文章对这个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过去经常说“阳气”、“阴气”,在生的人要居住在“阳气”充裕的地方,此为“阳宅”选址的基础;去世后的人呢,则要葬在“阴气”足的地方,此为“阴宅”选址的基础。 其实,“阳气”就是现代科学中的“氧气”、“阴气”就是“一氧化碳”等废气。 

    显然,人居住的地方当然需要氧气充足,人体的新陈代谢离不开氧气。而人去世后,需要长期保存,当然要选择“氧气”少的地方,因为万事万物见氧气必然氧化腐烂,这是化学中的氧化原理。地窖,有些地方储存食物是放在地窖的,原因很简单,地窖中氧气少“阴气”多,也就是一氧化碳多,便于保存不易腐烂。 也经常有报道,一些人不小心掉入地窖,因为氧气少,一氧化碳多,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意外。这是人不能到“阴气”多的地方生活的佐证。 

    毛泽东主席的爷爷和主席爷爷的哥哥生前都深信风水,请不同的风水先生物色百年后的安葬之地,结果两位风水先生不约而同地物色中了同一块地,那就是“虎穴坪”。怎么办呢,两兄弟约定,谁先死,谁先葬在那里。没想到,年轻的弟弟,也就是主席的爷爷提早离开人世。按照当地风俗,去世那天日子不对,只能“半葬”,也就是先埋掉,三年后才能立碑。三年后立碑时,主席爷爷的哥哥不信邪,一定要探个虚实,把坟墓趴开一看,发现棺木光亮如新,甚至比埋葬时还显得光亮。这是传讲的故事,姑且不论真假,但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就是传统文化研究人员公认埋葬物能完好保存的地方,一定是风水宝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韶山虎歇坪之毛恩普墓 

    说起“盗墓”,更加让人觉得神乎其神。“盗墓”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考古”是近百余年才有的研究门类。高明的盗墓者实质上是真正的考古专家。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所在地的村民曾以闻名中外的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横批是“感谢老杨”(老杨是发现兵马俑的人)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心。 

    始皇陵的导游会说:“我们能看见完整的兵马俑,除了感谢共产党、感谢秦始皇、感谢老杨外,还该感谢个人。” 此人就是一个盗墓“专家”,在兵马俑发现之初,就是因为他,在看不见地下兵马俑分布的情况下,通过深夜多天的周密观察,绘出了兵马俑分布的区位图,使兵马俑得到最好的发掘和保存。盗墓“专家”凭借传统手段解决了当时考古工作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兵马俑博物馆

    我们在感叹鬼斧神工的奇妙自然的时候,不能不佩服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实用价值。对兵马俑的发掘和保存作出重要贡献的盗墓“专家”为什么选择在深夜观测,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保密的需要。甚至有人还可能认为盗墓人习惯了在深夜“偷鸡摸狗”。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还有一些盗墓人员不仅喜欢在漆黑的夜晚作案,而且选择有雷电的晚上,听起来好象更玄乎。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并不深奥。 

    第一,地是发光的,一般的时候地光是看不见的,地震时发出地光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平时看不见并不等于不存在,近年就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在漆黑的晚上呆上一段时间,可以看见不同的地方发出不同强度的地光,地下物质的分布与地光密切相关。由此可以判断地下是否有宝藏存在。为什么选有雷电的晚上呢?铺瓷砖时可以体会,检查质量时采用的是敲击瓷砖然后听回音的做法。如果瓷砖底下是空的,发出的声音会明显不同。当然探测地下的物质我们不可能用敲击的办法,人没有这种力度去敲击。此时如果利用自然界产生的雷声,然后听地面的回音,宝藏丰富的地域、宝藏较少的区域和没有宝藏的地域,“土”的密度不同,回音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是盗墓者选择漆黑、雷电晚上作案的道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拥有丰富的实际经验,由于这些经验在当时缺乏科学理论支撑,被传得古怪神奇,甚至被扣上迷信的骂名。 


--  作者:caiii1082sy
--  发布时间:2007-12-27 22:00:40
--  
现在迷信科学的人太多
--  作者:晓辉
--  发布时间:2007-12-29 01:34:15
--  
以下是引用caiii1082sy在2007-12-27 22:00:40的发言:
现在迷信科学的人太多

呵呵,有意思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07-12-30 16:30:14
--  

盲目否定的人也很多呀。


--  作者:我爱星期天
--  发布时间:2008-03-12 08:59:34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现在迷信的人太多了


                       \\\\\\|///
                     \\\\  - -  //
                      (  @ @  )
┏━━━━━━━━oOOo-(_)-oOOo━┓
┃网海茫茫,认识你是我的福份;    ┃
┃网语缠绵,那是我们注定的缘份。  ┃
┃                         Oooo  ┃
┗━━━━━━━━ oooO━-(   )━┛
                   (   )   ) /
                    \\ (   (_/
                     \\_)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特价机票


--  作者:北海散人
--  发布时间:2008-06-02 16:42:48
--  

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绝对迷信和绝对不迷信的人都是不存在的。

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有时迷信一阵子,到了一定程度,该破除的时候,就再不迷信一阵子,再往后,就继续迷信一阵子。 如此不断的循环,也就是人类的发展历程。


--  作者:冰荷
--  发布时间:2009-04-17 23:11:01
--  

人的思想,大致分为三种。

 

一种:顽固不化之人。其思想,简单,执着,原则性强。不易因为别人受到影响,发生改变。

一种:左右摇摆之人。墙送草,两头摆。谁有理,就站在谁一边。通常被人看不起,很少能交到真心的朋友。

一种:喜欢适时而变,能伸能曲,利用思考来取得收获。这种思想比较明智。

 

但任何思想的来源,都离不开长久的经历,磨难,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