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人生罗盘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6)
----  专家建议"精神病"改名广州心理健康者仅1成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6&id=212)

--  作者:莲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6-10-10 10:11:02
--  专家建议"精神病"改名广州心理健康者仅1成
广州心理完全健康者仅一成


  专家预计精神病发病率已升至1%,亚健康者多因生活、工作、精神压力大引起


  今日是第15个“精神卫生日”,记者从广州市脑科医院举办的大型咨询活动上获悉,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精神压力日趋增大,广州已成为精神疾病的高发地带,1993年,广州精神病发病率为0.7%,有专家预计,目前,广州精神病发病率已升至1%。

压力大易发精神疾病


  “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过大是造成人们心理或是精神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广州市脑科医院李洁副院长介绍,其中抑郁症是引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该院正在筹备在广州市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正在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此,该院心理咨询科的徐文军主任透露,1993年,广州的调查数字显示,精神病的发病率为0.7%,今年,预计患者已超过了1%,按广州市有600万常住人口计算,至少有6万精神病患者。

七八成人处于亚健康


  徐主任还介绍,心理疾病既是引发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完全心理健康者只占有10%,有轻重度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者占10%,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则占到70~80%,亚健康者大多数都是由于生活、工作、精神压力大引起的。从职业上来看,教师、警察、白领、肿瘤医生、ICU护士等人群都是心理问题或是亚健康的主力军。因此,这部分人面对工作压力除了学会自我调节之外,应当在3个月或是半年时间做一次心理测试,及时通过心理疏导给他们减压,以保证他们身心健康。


  “精神病”称谓应更名


  据了解,如今,不管是医生的病例,还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一律都是以“精神病”作为称谓,而平时使用“精神病”一词,这一称谓已带有明显贬义意思。目前,在香港,医生在对患者诊断时,已使用了“思觉失调症”来代替。对此,专家们认为,一直沿用的“精神病”称谓如果不改,不但病人难以接受,也不利于医院接收患者,很多人即使有病,也不愿就医,这也是很多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原因之一。时报记者 蔡民 通讯员 伍展虹 


--  作者:莲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6-10-10 10:23:46
--  

真有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吗?长期以来,“精神病”或“神经病”成为侮辱性的骂人词汇,人们宁愿承认自己身患绝症也不敢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事实上那些身有重症的人,无一例外地都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本网站开放以来,到疑难杂症版要求帮助的有些人了,但这个版块却从来无人问津。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到“精神病”三个字实在太有必要改一改了,否则因为不敢直面自己内心而导致心理疾病不断加重、最终成为器质性疾病的人,将越来越多。


--  作者:紫杉
--  发布时间:2006-10-10 11:02:40
--  
是的。真正敢静下来面对自己内心的人少之又少,总是在忙碌昏沉中逃避自己的内心。心也需要时时呵护的,否则一样会积劳成疾。
--  作者:小芒果
--  发布时间:2006-10-11 13:35:41
--  
支持版主,相信这个版块会帮助更多的人对直面自己的内心。
--  作者:莲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6-11-24 12:15:53
--  

移民城市加重焦虑感 多元文化带来心理冲击
移民城市深圳5人中就有1个精神疾患 
 

   京报网讯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不久前,深圳市公布了由深圳市卫生局等部门联合作出的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18岁以上的深圳居民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为21.1%。这意味着5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资料显示,深圳平均每年有2000人自杀,比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还高。
  调查执行部门——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胡纪泽告诉记者,21.1%的数字在全国名列第一,这是10年前患病率的4.48倍。
  胡纪泽来深圳18年,见证了深圳心理咨询业的从无到有。他说深圳人“开口就说累,再说烦,第三个就是又累又烦”。深圳的精神疾患多,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是因为深圳工作压力太大,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不仅仅是因为压力胡纪泽认为,心理疾患增加与深圳文化有关。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大约99%的人口都是移民。人们总是感觉这里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文化焦虑就会产生。
  另一方面,身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传统价值观被颠覆的冲击最大。移民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感到不知所措,由此产生焦虑,这往往与他生活是否安定,是否有钱无关。
  移民易得强迫症
  调查发现,深圳焦虑障碍患病率为9.94%,这意味着深圳每十名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有焦虑障碍,其中尤以强迫症患者为多。胡纪泽解释,具有强迫症潜质的人,多有追求完美的特点,而追求完美的特质在移民中较为显著。移民多具有远大抱负,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或者改变自身命运,来到新的城市,但若梦想在短期内不能实现,他们就会感到压力和焦虑。
  年龄结构也有不良影响调查显示,14.08%的18岁以上深圳人患情感障碍。胡纪泽认为,这与深圳的年龄结构有关。其他城市多会呈现自然过渡的年龄梯队,在深圳,这个梯队不够完整,这是座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城市,而青年期恰好也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高发期。
  据了解,2005年,深圳市已经有10个试点开展了“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今年年底前,《深圳市精神卫生条例》有望进入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