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人生罗盘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6)
----  [转]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6&id=1692)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10-09-17 12:35:48
--  [转]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  作者:混沌子
--  发布时间:2010-09-17 13:17:00
--  
好文!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让孩子去赢,去争取赢在起跑线、去争取赢在过程中、去争取赢得结果有谁能让孩子只赢不败呢,正如道德经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即使赢得了一些,是不是能反思孩子在赢的过程中失去了什么。生活中有太多案例:很多天才儿童通常在成年后碌碌无为;很多学校里的尖子生进入社会却无所做为;很多孩子学业让父母满意却不知如何叠被子、如何与同学交往......。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开心成长,这才是关键吧,可能孩子没有赢得比赛第一,成绩不是优秀,没有当上班长,但却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呀,是输了呢还是赢了呢?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  作者:无心子
--  发布时间:2010-09-18 09:29:00
--  
真知卓见,又一个断烦恼的理念 、法门。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  作者:土笋冻
--  发布时间:2010-09-18 11:12:38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七色光
--  发布时间:2010-09-18 14:53:32
--  
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  作者:山里人
--  发布时间:2010-09-18 15:32:02
--  
好文,顶!
--  作者:晓辉
--  发布时间:2010-09-18 16:26:02
--  
教导孩子有个包容的内心。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能把自己融合入不同的群体。我认为这更重要的些。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  作者:一马平川
--  发布时间:2010-09-18 19:22:43
--  
 从福报的角度来讲,该如何分析呢? 请齐物先生说一下。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10-09-19 14:29:10
--  
【从福报的角度来讲,该如何分析呢? 请齐物先生说一下。】

所谓的福报,就如长跑时的体力。保存体力就能跑得更远,为了时时跟别人拼速度而过早耗尽自己的体力,就叫“欲速而不达”。逼着孩子时时、处处不输给别人,很可能过早耗尽孩子的福报,那样未来将是一片黑暗。

[本帖通过手机版发表]


--  作者:北海散人
--  发布时间:2010-09-19 23:44:02
--  
让孩子对别人,对世界恭敬,从表面上看,处处谦让,不跟别人争。实际上是在增加福报,也就是增强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