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感悟生活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5)
----  关于雪灾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5&id=844)

--  作者:杂谈
--  发布时间:2008-01-29 21:21:58
--  关于雪灾

后天的情景会出现吗----三峡工程的生态影响--李元昊 (转帖)

  我是湖北的,从三峡工程立项以来,一直在关注三峡工程的生态影响,06年川蜀高温干旱,07年川鄂的冬暖夏凉,08年的大范围的强降温,降雪,湖北这边是十六年未遇,湖南则是30年未遇,( 1月12日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过程,十几个省份持续出现雨雪、凝冻等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大雪或暴雪,导致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大范围受阻,旅客大量滞留,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部分地方供水管道破裂、房屋损坏,一些牲畜被冻死、农作物遭受冻害,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由此我想起毕生反对三峡工程 预言大坝终将被迫炸掉的黄万里先生(黄炎培之子),想起了美国的灾难电影《后天》
  也许我是杞人忧天,我不是一个专业人士,但我有一个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和良知识
  三峡无论从建设规模和经济意义上来讲,无疑都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几乎无以比拟的重要经济成果,但同样,任何一个工程无论其正面意义有多大多好,都会有其潜在或直接的负面作用,三峡当然也不会例外,尤其其是否会对生态环境和人文、军事安全的影响,从其上马至今仍然还在人们的疑惑和议论之中。
  
  其实是否存在许多生态或战略安全上的结构性问题,并不影响其作为中国上世纪一项人类的伟大建筑工程的事实,尤其其巨大的发电和防洪功能,已经开始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民生发挥出有益的作用,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原因之一,毕竟中国人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能力来建设一个举世瞩目的巨大工程了。
  
  但我们仍然有很多疑惑,为什么有疑惑,就是似乎关于三峡工程,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敏感的地带,尤其其作为一个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巨大的工程,大多数情况下,很多质疑的声音都被有意识、有目的的湮灭,至少是大多数出于关心的质疑声音都受到了来自掌握了话语权的所谓专家们及时和坚决的反驳,凡是质疑的声音,都会在第一时间被驳斥,也似乎这一“伟大”工程真的毫无问题,完全科学,完全合理。
  
  为什么容不得讨论,容不得不得批评?三峡工程只不过是一个人类建筑工程而已,其巨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该通过大家的讨论来渐渐改善或至少减少一些负面的作用,更加有利于造福于广大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但我们不断看到的是相反,比如有人怀疑近年三峡周围地区气候异常是不是与三峡拦坝有关,只是猜测,马上受到驳斥,有人认为鱼类等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也会立即受到驳斥,认为影响轻微,有人说人文古迹毁灭的痛心,却有专家认为将能看到的古迹往高处迁移,并不影响人文环境,听来真是可笑;又比如三峡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曙光,12月1日回应“三峡大坝裂缝说”时称,三峡大坝工程中混凝土上的浅表裂缝对大坝结构安全无影响,张曙光借用游人参观大坝感言“固若金汤”一词结束了回答。据称,三峡地区历史上的地震烈度不超过六度,而大坝是按照抵御烈度为七度的地震标准设计的,果如此,假如真的不幸发生意外的七级以上地震,岂不是完蛋了?近日又有专家将其更是上升到政治挂帅的高度,称有媒体试图妖魔化三峡工程,大扣帽子,让所有人哑口无言。
  
  其实凡是关心中国的生态环境,关注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影响的人都会注意到让多数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所谓三峡工程,或者说我们花费了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了无比巨大的人力物力的三峡工程,是不是在自然生态平衡,是否安全上存在问题,是不是毁灭了当地的文明古迹是否值得,并让上百万中国人背井离乡的所谓三峡工程有无影响到民生,数年来,为什么会仍然有如此多的争议,其实绝对只是大家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关心,大多数并无恶意。考虑到当前中央战略决策中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今天,我们来反思一下三峡工程存在的问题,其实本来就很正常,也可以为今后政府制定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现成的经验教训。
  
  其实关于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的争论早已有之,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奇怪的是总有一些官员或专家听不得相反的意见,只能单方面的说些三峡工程的好处,并试图仅仅简单的将其描绘成一项伟大的工程,一项所谓的“伟业式”形象工程,似乎完全脱离了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科学研究立场,甚至将一项工程来政治挂帅,让本来就没有话语权的、能提出有价值反对意见的人很难堂堂正正的发表观点,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隐患,也许会演变成将来可能发生的生态或自作自受灾难,绝非耸人听闻。
  
  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近日有所谓的两院院士再次向关心并提出生态危害疑虑的国内外媒体从政治的角度来试图强制性的维持他们的一言堂观点;据中新网报道:“扬子江上的妖魔、三峡工程成为全球变暖的定时炸弹”这些外媒关于三峡的报道,今天遭到两院院士潘家铮批评。潘家铮称,三峡工程耗尽了他后半辈子的全部精力,外媒的报道让他心里很不好受。 潘家铮今日表示,希望这些媒体能够客观地报道中国,中国人民欢迎朋友们的批评和监督,但不要“妖魔化”。
  
  其实傻瓜都能听明白这位所谓的两院院士希望表达出的什么观点,他所谓的“客观报道”,就是尽可能的对三峡工程歌功颂德,这样才不至于因为这项饱受争议的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破坏生态和影响数亿中国人生命安全的工程,仅仅因为“工程耗尽了他后半辈子的全部精力”,并“让他心里很不好受”,而只能“正面”的进行报道,那我就想问,作为两院院士,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其科学精神何在,毕竟科学的东西就必然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一定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才能尽可能的用科学的方法让人类的一切活动来为人民服务,来造福于人类,否则就谈不上科学,如果院士也与政客一样,听不得不同意见,甚至政治挂帅,那还挂着个两院院士的称号岂不是太虚伪,也难怪有所谓研究物理的某何姓院士不务正业,整天搞政治,打棍子,充当御用打手,遭到国人嘲笑的同时,损害了中国院士的形象。
  
  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三门峡水电站给自然和生态带来的巨大困扰,甚至已经开始不得不讨论和研究如何消灭这个过去同样作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工程,虽然现在同样也专家大声说,三峡工程“绝不会”与三门峡工程一样,让人感到了他们的固执与反科学,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思考一点可能的潜在隐患,也许这才是更接近于科学精神。
  
  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只要有人提出三峡工程可能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人提出一些其它的存在问题,都会有官员或所谓的“科学家”打着专家的旗号,一边倒的驳斥其它意见,似乎真的三峡大坝就完美无缺,就百利而无一害, 而对其它观点意见充耳不闻或大加反驳。其实客观的说,任何伟大的人类工程,都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关键是如何减少或消除这些负面的东西。
  
  不可否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的三峡工程也如同世界上其它类似工程一样,绝对有其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比如发电、蓄洪等等,这些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只是人们现在更关心的是巨型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的可能影响,因为修建巨型水电大坝,只是上世纪一种过时的能源观,过去我们只知道水电是清洁的、可循环利用的能源,而没有考虑到它可能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而从现在人类掌握的核电技术来看,其实修建核电站显得更便宜、更先进、更安全、更环保,甚至相对于水电大规模的移民和巨额资金投入及过长建设周期更益于现实的中国经济发展需要。
  
  三峡工程的益处我们不必多说,也不仅仅只有中国才有这种巨型水利工程,但众所周知,在上世纪,就因为是否修建三峡大坝,曾经在中国和世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尤其是很多水利专家和其它专业人士的坚定质疑,其实即使是雄心勃勃的老一辈中国领导人,几十年来,也没有敢为了政绩而貌然上马,反复的调研,反复的论证,仍然存在着来自生态、经济、军事战略、移民、文化古迹保护等方面的众多争议,至少在专业人士看来,当时上马时反对者远多于支持者,足见此工程在一片质疑声中建成后会出现现在仍然年年被“妖魔化”,其实并不是偶然。
  
  更多的中国人对三峡这一巨型水利工程感到欢欣鼓舞、并沾沾自喜,完全是发自于一种虚无的民族自豪感,似乎长期压抑的民族自尊心从三峡工程中找到了绝好的支撑,大多数中国人宁愿相信这确实是一项世纪伟业,是中国人的骄傲,因为主流媒体都是如此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充分显示了XX”,一切美好善良的愿望掩盖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掩盖了可能的灾难,也许我们的后人将来会因为这项我们这代人创造的“伟业”而如同今天我们指责三门峡水利工程一样,责怪我们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和盲目。
  
  三峡工程绝不是几个亲自花费“心血和精力”的院士所能完全正确定位的,虽然确实如他们自己所称,需要“更客观”的看待三峡工程,而不是试图妖魔化。
  
  其实我们知道,三峡地区的地质结构并不稳定,筑坝后形成的巨大水压,有可能诱发地震,危害大坝的安全,再有人为的拦截长江后,对鱼类和其它自然生态的影响几乎是不可恢复的、毁灭性的,其对气候、对长江水质的影响,也不可预知,还需要深入研究;三峡工程表面上解决了其下游几乎年年的洪水灾害,其实这何尝不是另一场自然生态灾难,千万年来,长江定期泛滥,其实正是相关区域内最正常的生态景象,只是相关区域内人类与大自然争夺资源而显现出似乎人类才是受害者,这本来是本末倒置的观点,就比如有人希望在长江江面上定居,却每年被江水冲毁,那是不是人类可以想办法消灭长江,战胜自然?是不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可以任意的征服自然生态并反过来指责自然环境妨碍了人类的生存?其实人类真的忽略了一点,就是自然是不可征服的,不可战胜的,人类最终只能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在如把亿万年以来形成的三峡拦腰截断,必然会破坏当地的生态。三峡工程实现156米蓄水目标后,巨大的蓄水能力使得库区从大坝的所在地宜昌三斗坪扩大到重庆涪陵区。巨大的水文变化在影响着当地的气候和生态
  也许有很多人会对此不以不然,其实我可以举一个今年才发生的很小的例子来证明至少在生态环境上的改变;三峡截流几年来,我所居住的洞庭湖区几年来确实洪水不再,人们渐渐的远离了习以为常的年年抗洪,欣喜之余,却不知道长期低水位而露出来的湖床,早已经成了老鼠的天堂,今年三峡为防洪而曾经开阐放水,造成长江水倒灌入洞庭湖,在湖水上涨后,无数老鼠峰拥而向堤岸上漫延,形成2007年洞庭湖区著名的鼠灾和人鼠大战,其实这已经是一次生态破坏的预演,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三峡的小环境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生存的大环境。今年长江流域的大面积长时间的低温历史罕见,也许有人说你怎么知道这是三峡引起的,会有专家院士抗议我把三峡工程妖魔化,院士们完全不必急着抗议有人将三峡工程妖魔化,也不必耿耿于怀于他们的心血受到伤害而心里不好受,他们更应该做的就是找到和研究一些相关的生态环境个案,看看是不是真的与三峡工程有关,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说实话,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并不真正的知道三峡工程到底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也许真的这是一项如有关院专家称的伟大工程,毕竟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也无能为力,三峡已经实实在在的耸立于我们的头上,我宁愿相信这是一项由中国人创造的、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伟大工程。
   但愿《后天》里的镜头永远不要在现实中出现,但愿我们是杞人忧天!!!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08-01-29 22:59:21
--  

三峡工程究竟会不会给大环境带来灾难?旱灾、鼠灾、雪灾究竟是不是三峡工程导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样的辩论我们就不参与了。

不过如果把中国的领土看成一个生命,长江与黄河大概就是这生命的任督二脉了,在任督脉上作个大文章,对整个生命肯定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影响,耗那么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做这样的工程就没意义了)。只不过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再专业的专家恐怕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因为牵涉到的情况太复杂,大概得许多年之后人们才会有个定论。

不管各路的专家们意见怎么样,这个工程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不管大家乐意不乐意,雪灾也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二者之间有没有联系,还是留给专家们去思考吧。最现实的问题是,雪灾需要解决,还有就是人们别那么多的怨气。人们的怨气会不会带来自然灾难呢?这目前好像没有“科学依据”,但过多的怨气则肯定会导致健康的滑坡。如果遭了雪灾,又让怨气坏了大家的健康,那么就亏大了。

2003年非典横行,开始在广州流传了几个月,因为低调处理,外界都不知道,感染的人数也少。后来被媒体曝光,全国草木皆兵,然后开始大面积漫延,为什么呢?因素太多了,其它的不提,这边从心理对健康影响的角度来说说。媒体曝光之后,老百姓们一方面是埋怨与指责,另一方面是对非典充满恐惧。这样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中医说,怒伤肝、恐伤肾。大家知道,肝是解毒的器官,肾是排泄代谢产物的器官。埋怨指责伤了肝气,恐惧不安伤了肾气,那么对病毒的抵抗力肯定大大下降,那样再怎么样对环境进行消毒、再怎么样戴上防护用品,也难免被病毒乘虚而入。所以,媒体的曝光虽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非典却从此大面积传播。

不管大雪怎么样下,不管气候恶劣究竟是谁的责任,有生命、有健康依然是最根本的。


--  作者:清溪钓韵
--  发布时间:2008-01-30 13:13:41
--  

不过如果把中国的领土看成一个生命,长江与黄河大概就是这生命的任督二脉了。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任督二脉上作功夫,得看是通经还是塞经了。呵呵

随便说件小事。北方有位朋友告诉我,南方下雪冻死人了,就在广州火车站呢。她说要运用了自己的能力,将大雪停一天,她这一急,差点把她的性命给玩丢啦,我想,有这么大的能力为什么不叫太阳不下山、老鼠不出洞?嘿嘿,我住在南方,还在火车站附近,冻死人的事就在我身边发生呢,我站在火车站旁不敢靠近,北方已有人急得跳脚了,矣……巴掌般大的地方,站了个十几万人,呵呵,七米长的路得走几个小时、半天呢,(明明看见厕所就在眼前,可是走一天也走不进去,哗!)如果捐个棉袄捐给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1-30 13:49:41编辑过]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08-01-30 14:23:29
--  
清溪的这位朋友,大概是练气功的吧?用“神通”来让大雪停一天吗?不知道她听没听说过,“神通不敌业力”这句话呢?据说当年佛祖有个徒弟叫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到寺庙里看佛的十大弟子塑像,里面就有他。这么个神通广大的人物,最后却被人用乱石砸死了。
--  作者:caiii1082sy
--  发布时间:2008-01-30 17:52:16
--  
“神通不敌业力”好!!
神通有时能改变物理现象,却逃脱不了自然法则。道法自然。
楼主说的三峡大坝的事情,只有在中国才能出现。
也只有在中国才会建这么大的工程。社会主义力量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峡大坝,西藏铁路,神六飞船。不管这些东西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其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是不可估量的。

--  作者:杂谈
--  发布时间:2008-02-01 15:01:49
--  
神六和西藏铁路要说产生了民族凝聚力还说的过去,前者是科技军事领域的进步,后者是要想富先修路。可是三峡,劳民伤财不说,还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不知道是不是能挽回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损失,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不是只是一句空话。
--  作者:caiii1082sy
--  发布时间:2008-02-02 01:10:16
--  
就像万里长城,再坚固的城墙也挡不住强秦历二世而亡。但现在长城成了中国的象征。
长城在军事上几乎没产生过什么作用,通信方面还行。
用长城比喻三峡显然有点过了,但道理一样。


--  作者:清溪钓韵
--  发布时间:2008-02-02 08:59:38
--  
这次雪灾,表面看受灾最大的是旅客,但实际上我认为不是。三天前,广州一百五十名志愿为旅客服务的志愿者,就被累倒、病倒了一大半,无数工作在雪灾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病倒或死亡了很多。这些人员大多是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的。但是,送走了一大批旅客还有一大批滞留。我们听到了无数漫骂政府的话、听到了无数的抱怨声,却从未听到过旅客们感恩的声音!
--  作者:小娲
--  发布时间:2008-02-18 05:24:28
--  

本报讯 (记者文静) 昨天,新发地市场发布价格监测显示,目前,鸡蛋的批发价为125元/箱,零售均价为3元/斤。相比节前的145元/箱,下跌13元,跌幅达14%。新发地市场分析人员表示,一方面是目前天气温度适宜,鸡蛋的产量比较稳定;另一方面,节后鸡蛋的需求下降;同时,受雪灾影响,运往南方销售的鸡蛋目前都集中在北方无法运走。以上原因导致北京市场上的鸡蛋价格走低。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