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感悟生活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5) ---- 我们究竟拥有什么,又需要珍惜什么?——记与齐物先生的一次对话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5&id=610) |
-- 作者:百莲居士 -- 发布时间:2007-09-14 16:05:39 -- 我们究竟拥有什么,又需要珍惜什么?——记与齐物先生的一次对话 百莲 14:57:34
齐物先生 14:57:50 百莲 14:58:24 百莲 15:01:55 百莲 15:06:04 百莲 15:07:16 齐物先生 15:09:09 百莲 15:09:31 齐物先生 15:09:54 百莲 15:10:15 齐物先生 15:11:17 百莲 15:12:06 齐物先生 15:12:10 百莲 15:12:15 百莲 15:12:50 齐物先生 15:12:56 百莲 15:13:01 百莲 15:13:42 百莲 15:14:23 齐物先生 15:14:41 齐物先生 15:15:20 百莲 15:15:31 百莲 15:15:56 齐物先生 15:16:33 百莲 15:17:47 百莲 15:18:06 齐物先生 15:18:33 齐物先生 15:19:00 百莲 15:19:22 齐物先生 15:19:42 齐物先生 15:19:50 齐物先生 15:20:07 百莲 15:20:17 百莲 15:21:10 齐物先生 15:21:18 百莲 15:21:42 百莲 15:22:27 百莲 15:23:14 齐物先生 15:25:45 齐物先生 15:26:22 百莲 15:26:30 百莲 15:26:49 |
-- 作者:晓辉 -- 发布时间:2007-09-15 08:45:49 -- 先生的意思是你要主观上放下你拥有的想法。 因为正如你所说的,这本是你的,可因为你太刻意这“一直都会是你的”而带来了不快和痛苦。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喜。 不是你的也不用太伤心。 毕竟“你的”,“我的”,“他的”是这社会的常理。 但也别忘了都是向自然借来的。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07-09-15 16:13:47 -- 看了上面这段,不由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我特别喜欢读这篇文章,尤其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一段。有朋友还写了这样一副书法,挂在我的写字台前,每每不经意间的一瞥,既赏字,又赏文。既想到千年前的苏东坡,又想到今天的齐物先生和百莲居士这些朋友。你看就那么一刹那,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思想的沟通穿越了时空,多有意思呀。 苏轼的境界也许还有局限,但其文之美,让人一唱三叹,只觉得要对中国语言的美感激涕零。何为有福之人?就是能“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人。如果有耳却不能欣赏天籁之音,有眼却无心观赏自然之美,那就非常可惜了。最近我们这里某山水别墅区的物业部正在纳闷一个问题,区域内的一独栋别墅里长期只能看到一个人,开着个polo车进进出出。保安们很奇怪,这家的主人是谁?如果是那个开车的人,如此豪宅的主人怎么会只开个polo车?如果不是主人,那主人怎么长期不出现?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这家主人常年为生意而奔波于世界各地,没时间住在这山水别墅区,就雇了一个佣人长期为他看房子,于是这个佣人每天开着车出去买买菜,烧给自己吃,还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这件事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往往真正享受某物的人并非是该物的法律主人。 其实真正能享受某物的人,不一定就是该物法律上的主人,而是真正能够欣赏它,理解它的人。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出以下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做是自己开的一样。”我到不认为这个总裁在胡说八道,我觉得真正运营着公司,欣赏着公司并从中获得无穷回报的并不是公司法律意义上的主人,而是它的员工--那些把公司看做是自己开的一样的员工。 的确从表面上看,“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但这只是表面,稍微深入一层看,天地万物只是以其规律在不停地运动着,我们自己也身在其中。恐怕没有主人,只有规律。即使是帝王将相,最终还是发现自己也不过是冥冥之手的一粒棋子罢了。连自己都不是自己的主人,你又是哪样东西的主人呢?(说到这,又想起很多有趣的故事,不能写了,太长了。)这样看来似乎万法皆空比较恰当。不过要再琢磨一下,“顽空”可不是最高境界。引用齐物先生的话:“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无所有的,那么,这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任由你来玩。”这个境界似乎比苏轼高出一层。能不能叫作“真空妙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9-28 13:29:21编辑过]
|
-- 作者:石鼎散人 -- 发布时间:2007-09-15 17:39:57 -- 拜读了。 阳光版主的文笔非常的优美,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