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感悟生活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5) ---- ZT众生无边誓愿度----追记“12月25日众多师兄刀下救羊放生”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5&id=473) |
-- 作者:莲花主人 -- 发布时间:2007-02-26 16:34:07 -- ZT众生无边誓愿度----追记“12月25日众多师兄刀下救羊放生” http://bbs.fjnet.com/printpage.asp?BoardID=19&ID=136611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07-07-10 22:23:36 -- 这个转帖放在这很久了,不知看过的人有什么感想。我就觉得非常困惑,第一、这样做法不是杯水车薪吗?第二、不是现实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吗?第三、原作者在旁观者看来,简直“有毛病”,他的行为和思想根本无法被人们接受。倒是屠夫的行为和思想能被人们接受,因为到处都是爱吃羊肉的人。第四、有多少人不吃荤腥呢?我知道有印度人真的终生吃素,但是这个世界都在向着大吃牛排的美国人看齐,提到吃素的印度人,人们常常都不赞成。 本周有朋友来访,本来准备在豪客来解决中饭,现在感觉很晕。 |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07-07-11 00:32:49 -- 对于嗜肉如命的人们来说,如果能少吃点肉对这个世界还是比较有益的。因为吃肉过度会导致体内沉积了太多动物被宰杀过程产生的大量毒素,而这些毒素导致人们内心不能安祥,内心不安祥就有了暴力、战争等等现象。 第一、文章所描述的做法,确实是杯水车薪,但放生者自己如能因此得到内心的安宁,那也是不错的。先别管别人内心安祥不安祥,自己能安祥就非常不错了。 第二、一切都是合理的,所以文章里所记述的人与事也都是合理的。吃素的人觉得吃肉的人不合理,吃肉的人觉得吃素的人神经有毛病,这也是这个世界的合理现象。能够觉得现实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人,他内心必然已经非常的安宁,不会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但这世界的人们普遍觉得现实太不合理,所以世间冲突不断--这大概是人们吃肉吃多了产生的合理现象吧。 第三、作者的做法,在这世界的大多数人看来,确实是有毛病的。因为他的行为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所以如阳光在第一点所讲的,杯水车薪。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用处就不大了。所以要想更好地让这个世界得以安宁,靠那种方式很难真正起作用。那怎么办呢?有个成语叫“求同存异”,还有个成语叫“顺水推舟”,把握好这两个成语去寻找能得到更多人支持又能给自己、给周围的人带来安宁的做法,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第四、印度与美国不太好比较,一个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一个是新兴的国家,那就如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一样。老年人的体力比之年轻人是很不如,但老年人经历了年轻人所未曾经历的沧海桑田,年轻人与之相比则显得单薄。多年前,一位经历了大难不死的人跟我说:要尊重老人啊,他们能活那么大的岁数,那就是一种本事,谁知道我们能不能活那么久呢。 如果习惯于吃肉的人,看了那篇文章而内心不安(一方面忍受不了没肉的日子,一方面又害怕吃肉给其他生命带来伤害),我想那已经背离了文章作者的本意。 如果用佛教的因果来讲,人们多少世以来与其他生命之间互相伤害,必然导致现在继续互相伤害下去,所以现在想吃肉那是非常合理的。而想结束这种互相伤害,则只有看明白了这些怨怨相报实无意义才会放下,看明白了那样只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才会发自内心地放弃,那个时候自然不会老有吃肉的欲望了。 当还做不到看破这些时,想吃肉就心安理得地去吃吧,不要因为看了这样的文章就“晕了”。因为欲望靠压抑不止消除不了,还会导致欲望更加强烈,强烈到压抑不住的时候爆发出来破坏性就更大 。如果心里带着吃肉的欲望强迫自己去吃素,那只能称为假吃素,虚情假义带来的问题就比吃肉更让内心不得安宁了。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07-07-11 13:27:46 -- 看了齐物先生的答复,似乎“因果”的概念无法回避。 “度一切苦厄”的办法,在齐物先生看来,应该是内心的和谐,安详。内心的和谐有趋吉避凶的作用。 如果说“和谐社会”是个愿景,“心平气和”应是个人修身的一个标准。我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内心经常是处于矛盾中的,现在要想达到内心的和谐,安详,就是修行的目标和途径。 |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07-07-12 19:38:01 -- “因果”确实是不可回避的,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不管哪行哪业,都在研究因果:数学研究的是数量关系的因果和空间关系的因果,物理研究的是物质结构的因果、物质运动的因果、物质相互作用的因果,化学研究的是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状之间的因果、物质化学性质转化的因果。 “因果”,换一个概念,叫“规律”。“因果”二字,由于是佛家常用的概念,人们时常觉得玄虚,如果换成“规律”这样的说法应该可以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些。 那么,佛家所说的“因果”指的是哪方面的规律呢?佛家所涉及的是宇宙、生命的方方面面,但与现代科学有所不同,佛家的产生与存在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比较可靠地远离痛苦,所以佛家研究的是生命痛苦产生的根源、从痛苦中脱身而出的方法。也就是说,佛家通常所说的“因果”,指的是这样的一些规律: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语言与行为会导致未来痛苦的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语言与行为会导致未来痛苦的消失。 也就是说,佛家所做的一切其实是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 |
-- 作者:清溪钓韵 -- 发布时间:2007-07-13 14:12:10 -- 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07-07-16 13:05:35 -- 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我只会背“心经”,于是就在里面找这方面的话,但是好像没找到。“心经”上只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为什么“心经”上不提“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
-- 作者:齐物先生 -- 发布时间:2007-07-16 16:01:11 -- “五蕴皆空”意即“万法皆空”。“万法”,指的是一切存在。“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念头)、行(行为)、识(认识),第一个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客观物质世界,后面四个则是生命体对第一个所产生的反应。 当你在念诵着“五蕴皆空”时,这时候心经已经带领你种下了这么一个因:让你用心去认识一切都是无常的,不绝对的。随着这个种子的发芽、成长、开花,最终它将结出这样的果子:你真的认识到一切都是无常的,于是不再被一切外在的物质世界和自己曾经有过的种种感受所束缚,感受到身心的自由。 心经不提因果,其实在悄悄地应用了因果。如果因果也是空的,那么心经的存在也就毫无意义了。为什么心经不提这个呢?这就是心经巧妙的地方,悄悄地让大家去种下良好的因,而不会在因果这个问题上面过多地考虑。过多地考虑因果,容易陷入于“众生畏果”这种怪圈里,反而造出更多的恶因来。聪明的做法是“菩萨畏因”,也就是一心一意来造那些能导致自己身心自由的善因。 |
-- 作者:澄元 -- 发布时间:2007-07-16 20:22:23 -- 心自由的善因啊,你更坚强些吧! ———种个善因先。。。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07-07-17 14:10:12 -- 哪些因是我们今天应该种下的?哪些因是我们今天应该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