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感悟生活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5) ---- 一个写日记的乞丐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656) |
-- 作者:山里人 -- 发布时间:2010-08-05 00:20:10 -- 一个写日记的乞丐 一个写日记的乞丐 早几天和我先生及朋友夫妇上长沙,因为走得急买不到火车票,天又一直下着大雨,一行四人只好坐汽车快巴。到长沙天刚蒙蒙亮。来接我们的人还没到,只好在车站等。刚坐下就有乞丐过来要钱,不到半小时就来了好几拨。有小孩,都是男孩。说实话我不知道那么多的孩子怎么会没有父母管,都是些什么样的家庭?小的只是四五岁。这么大一点年龄应该还在妈妈的关爱中甜甜的熟睡,有谁家的父母能舍得让他们这么早就起来乞讨? |
-- 作者:晓辉 -- 发布时间:2010-08-05 05:06:47 -- 这位朋友有意思。 |
-- 作者:云淡风轻 -- 发布时间:2010-08-06 00:22:24 -- 平常较少离开长沙,到火车站,汽车站的机会不多。说来也巧,儿子报名参加潇湘晨报的快乐小报童实践活动,从7月26号到8月1号卖了一个星期的报纸,拿报纸地点就在汽车南站附近,完了就在南站卖报。因为他年纪小,我陪着他一起去的。可是,这一个星期,只第一天过地道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拿了他卖报的一块钱给了他。今天上午到东站坐汽车回老家,在候车室里坐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一个乞丐。 |
-- 作者:无心子 -- 发布时间:2010-08-07 12:58:46 -- 一个托钵的企业家——稻盛和夫(转贴)
在日本企业界,有一个“经营四圣”的称谓,即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中最卓越的四位企业家。他们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和日本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则是四位中目前唯一健在的,被誉为“当代松下幸之助”。有“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 蹉跎岁月 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他曾经是一个坏运气缠身的人。从小患肺结核,差点丧命,考中学两次落榜,考大学也落第,只好进了一家勉强算得上大学的县立大学。大学毕业时参加就职考试次次失败。他去买彩票,希望一夜暴富,但无一次中奖,而紧挨着他彩票号码的彩票几次都赢得大奖。绝望之中,他在一个黑社会“总堂”门前徘徊了几个小时。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加入黑社会、做一个“有知识的恶棍”的念头,进了一家濒临倒闭、由一家银行托管的公司——松风工业。 起初,稻盛和夫也不安心。他跟一个同来的大学生通过了国民自卫队员的考试,准备从军,只是户口本不在身边,没法办手续。哥哥利则非但不给他寄身份证,还义正词严地训诫他:“要是这样就辞职的话,到哪里都一样。” 是的,1945年随着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中日战争日本战败,举国萧条!百业调零!在这样百废待兴的公司做不出点成绩来,到好公司又能做什么?思想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结果。稻盛意识到,“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内心吸引来的。其人生低谷与高峰、幸福与不幸,也是由内心呼唤而至的。” 鹿儿岛乡村的爽朗天性拯救了他。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改变自己的灾难心态!调 整心态以后,一切都爽朗起来,精气神完全不同。稻盛和夫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别人闹罢工,他却想的是如何给工厂减少损失。他认为罢工、向公司发泄不满根本就没有意义。就算为发泄不满而罢工,工资也不会涨,公司财政赤字确实没有钱,还不如努力把自己的目标研究搞好,并把研究成果投入生产。别人骂他“工贼”,“公司的走狗”。他感到孤单寂寞,但一想起故乡,想起父母的容颜,想起弟妹们也在家乡困苦的环境中努力工作,稻盛就又有了勇气,继续努力做研究。 他入厂后第一年就研制开发出了一种被称为“U字型绝缘材料”的新型陶瓷材料,为濒临破产的工厂带来了大量定单。因此他成为新成立的特陶科的生产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特陶科是整个公司中唯一盈利的部门。 1956年,日本第一银行的一位业务负责人来到松风工业调查工作,惊异于一个死气沉沉的工厂中竟有特陶科这样一支士气高昂的队伍。这位高管还特别请稻盛和夫在酒店里吃饭。在与24岁的稻盛和夫攀谈中,他听到的不仅是未来电子工业的发展趋势,还有如何采取措施使人才得到有效利用,增添活力等等问题。这位高管兴奋地说,“你有自己的Philosophy(哲学)。”当时稻盛还不懂英文,Philosophy却留在了心底。 在看不到生机和出路的环境里,稻盛撑起了一片天。把乡村公司打造成世界级企业; 由于松风工业的家族政治和混乱管理,年轻气盛的稻盛和夫被没有能力的上司勒令辞职。在被勒令辞职后,1959年,稻盛与七个辞职的同事歃血为盟,创立了京瓷公司。京瓷不是私人公司,是投资者看好稻盛的风险投资企业。管理团队9人持股,投资者5人持大股。他们以“活用自己的制陶技术,开发新品,借以问世”为目标,朝气蓬勃地投入了创业中。对稻盛来说,这就意味着,凭自己的技术最低限度必须拿得出可以维持30多位员工生活的薪资,一旦拿不出,就会把自己逼入绝境。公司惨淡经营,徘徊在破产边缘,他数次卖血给工人发工资,但还是阻挡不住工人纷纷辞职。他以出让多得惊人的股份为筹码,把最后一批工人挽留了下来。困难仍然接踵而至,稻盛和夫没有气馁。相反,他怀有能够渗透到潜意识中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立志要做一个日本一流的公司。他面对着28名员工,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话:“让我们拼命吧,我们要创造一个卓越的公司,镇上第一的公司,不,京都第一的公司,日本第一的公司”。稻盛和夫从早到晚,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倡导下,渐渐地在每个人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潜意识,形成了一种对公司未来的积极而伟大的“心相”。 凭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稻盛和夫让京瓷从一家“乡村公司”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之后,稻盛和夫又创立了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KDDI,后者也成为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京瓷集团在精密陶瓷零部件、电子元件、半导体零件、光学器材、通信终端设备、数码信息处理设备、环保能源设备等领域是屈指可数的综合性跨国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度,其销售额约130亿美元。第二电电集团主要经营电讯业务属日本第二大电信运营商,2000年度,这家日本第二大电信运营公司的收入约为250亿美元。 稻盛先生创立了独特的“京瓷哲学”来从事企业运营,在稻盛和夫的概念里,企业首先是员工的企业,其次,才是股东的企业。他在《人生与经营》中写道,“公司并不是经营者个人追求梦想的地方,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公司永远是保障员工的生活的地方。”“在追求全体员工的物质与精神的幸福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爱人”,也就是“利他”,已成为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精髓。在稻盛和夫这种经营哲学的感染下,京瓷集团的数万员工都把企业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正是京瓷战斗力所在。 稻盛和夫也托钵 在他事业的鼎盛期,这个在世人眼中无可争议的成功者按多年前就已定好的时间表,在刚做完手术两个月、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皈依佛门,开始第一次化缘。“初冬肌寒之时,头戴竹斗笠,身着青布袈裟,祼脚穿草鞋,站在每家每户门前诵经、请求布施。托钵化缘对他这病后之躯实在是一种极为艰苦之事,而从草鞋里露出来的脚趾头被沥青划破渗出了血……黄昏时,他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返回寺庙的路上。正在打扫公园、身着工作服的老婆婆注意到他们一行人,她一只手拿着扫帚一路小跑来到他们跟前,向他的行囊里放进了500日元的硬币。”这个两个月前拥有两家大公司、数千亿日元资产的人被这500日元深深打动了。这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贯穿稻盛和夫全身,心里顿时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幸福感,致使稻盛和夫后来全心倾注于社会慈善事业! “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 与企业取得的业绩相得益彰的是稻盛和夫本人创立的“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这个汲取了中国古典文化、佛家文化营养,在日本经济界、经营理论界颇为出名的经营之法使得稻盛和夫从一个著名企业家“晋升”为出名的企业思想家。 所谓“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做事,“天”是指客观规律,也就是事物的本性。稻盛和夫的理念是坚持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所谓“爱人”就是“利他”。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利他经营”,这个“他”是指客户,广义的客户包括顾客、员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企业要从“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一切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顾客的要求。 为了传播这种经营理念,稻盛和夫还成立了盛和塾,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塾。 他撰写的《活法》一书,提出的人生方程式,提出一个新的角度,诠释积极工作对人生成就的巨大推动作用,他的经营哲学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 创造力 =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以及后天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时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思维方式”则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三个因素的乘积。 其中,能力和热情,取值区间为0—100。因为是乘法,所以即使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自知缺乏能力,而能以燃烧的激情对(全球品牌网)待人生和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比用有先天资质的人更好的成果。思维方式取值范围则为-100—+100。改变思维方式,改变一个人的心智,人生和事业就会有180度大转弯;有能力,有热情,但是思维方式却犯了方向性错误,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这个成功方程式,不是稻盛和夫用来展示自己理论的坐标,而是在实践中考察提拔干部和选聘员工的标尺。从这个等式出发,稻盛和夫坚持在公司中不用聪明人,不用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更不用有资深背景的人。在他看来,这些通常让人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恰恰是专注做事的障碍。如果不能调动全身的感觉和能量潜身于细节之中,就不会有持久的热情和到位的思维。他一再强调:“我希望人们铭记这个‘神秘预言’,人生与心意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8-07 13:11:20编辑过]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10-08-07 17:18:55 -- 读完后我感到的是:整天干着婆婆妈妈的事的人和成为千万人领导的人,都是在修行。区别不在伟大还是缈小,区别在于主动修还是被动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