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大同健康乐园 (http://www.asall.org/bbs/index.asp) -- 感悟生活 (http://www.asall.org/bbs/list.asp?boardid=15) ---- 大同健康乐园的精神是什么 (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508)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10-04-10 11:02:48 -- 大同健康乐园的精神是什么 大同健康乐园在哪里呢?它既存在又不存在。 万法唯心,在现实生活中,用大同健康乐园的精神,就能建造出我们的家园,不用这个精神,就建不出这样的家园。所以我说它既存在又不存在。 大同健康乐园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呢?齐物先生经常提醒我们,我想说说我看到的,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一下,也便于我的调整。
大同健康乐园的基点是一个“乐”字,与中国现在的学校不一样,对追求考分,用功努力的学生,老师摇头。到是跟西方的学校有点像,对关心社会,关心人、自然和心灵的学生,有乐观和轻松心态的学生,升学的大门,就业的大门都会敞开;而对片面追求考分,会用功却不懂轻松的学生,健康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大门很难敲开。 怎么才能乐,而且是真正的乐,长远的乐呢? 大同健康乐园的核心是一个“同”字,就像齐物先生的号,众生平等,心灵平等,它为乐创造了条件。没有朋友,没有亲人,能乐吗?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获得了所谓的成功,却变成只有下属,没有朋友;只有财产争夺人,没有亲人了呢?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能够心灵沟通的朋友、亲人以及自然万物,是真正的财富,是乐的源泉。 大同健康乐园的特点是一个“大”字。并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个心灵互联网可以通向一切众生。我所住的城市里,博士们正在研发“物联网”,也该是我们开发“心联网”的时候了。心联网有多大?在空间上它通向一切众生;在时间上它通向每个生命的未来甚至来生来世;在微观上它通向每个微生物,每个细胞;在宏观上它通向宇宙的边缘。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现在中国学校的校里校外大都用朝菌与蟪蛄的眼光看世界,这样得到的乐能长远吗?
大同健康乐园与心联网有多大?庄子逍遥游讲得很形象啊, “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
在心联网上传递的什么呢? 就是大同健康乐园的精神: 乐观、柔和、轻松 |
-- 作者:石鼎散人 -- 发布时间:2010-04-10 13:33:54 -- 善哉,“心联网”一普及,天下大同矣。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10-04-11 09:19:54 -- 很多问题都是人心相隔造成的,常常是人与人面对面,可心里隔着一堵墙,各人都在墙两边暗自使劲,墙却越来越厚。 在心联网上,遇到石鼎散人,幸会。还有清溪、谷虚他们,太好了。通畅就是舒服。 |
-- 作者:七色光 -- 发布时间:2010-04-18 22:20:18 -- 美好的生活,特来赞叹! |
-- 作者:清溪钓韵 -- 发布时间:2010-04-19 14:52:40 -- 这贴子看了三两次,每次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嘿嘿,只好隐身在一旁“我就看着……”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10-05-21 18:31:23 -- 大同健康乐园是一个帮助我们认识“壳”并摆脱其束缚的地方。 要么靠壳来生活,要么靠禅定能力。所以齐物先生才有“禅以立命”这个贴。 同学们说:如果你失去什么,会非常舍不得,那个就是你的壳。 那禅定是什么?我觉得禅定就是在你从“壳”里出来以后,能帮助你继续感受轻松、愉悦、乐观的能力。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10-05-30 09:36:50 -- 看《一周立波秀》,有一次周立波和郎咸平一起作了个访谈节目,两人一致痛陈目前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观念有问题,那就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成功的标志。
我突然觉得建功立业的企图是对大自然的不敬。
|
-- 作者:阳光 -- 发布时间:2010-05-31 15:05:22 -- 多做基础工作,很好的。 和家人,朋友,同事做好配合。配合,炼心的好方法。 给原来讨厌的事物,加一些乐观的精油,就变成食物了。品尝一下,嗯不错,很多营养,慢慢吸收。
|
-- 作者:清溪钓韵 -- 发布时间:2010-06-02 11:00:26 -- 以下是引用阳光在2010-05-30 09:36:50的发言:
看《一周立波秀》,有一次周立波和郎咸平一起作了个访谈节目,两人一致痛陈目前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观念有问题,那就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成功的标志。
我突然觉得建功立业的企图是对大自然的不敬。
仔细观看,衣锦还乡……等行为似乎对大自然不敬。 但这种观念由来已久,老一辈也是如此观念,比如看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盼望。父母由来是子女的重要教师嘛,所以,子女后代为了继承“百善孝为先”,也会免为其难地去实现父母的某些盼望,比如荣归故里,来满足一下长辈的虚荣心。 当然,如果有人真的“知”了、“明”了这世间的因果轮回、自然规律,拥有大智慧,就不会从外环境、往外求索去满足长辈的虚荣,而是采取改变内环境(心)的途径去让长辈了解更多、知道更多,从而减少需求。
但,问世间,大智慧者有许几? |
-- 作者:无心子 -- 发布时间:2010-06-03 08:41:14 -- 经济生活,幸福快乐。 |